對話
中華慈善總會秘書長劉國林:
“尚德門”存在監管不到位
新京報:在“尚德詐捐門”事件中,中華慈善總會是否有一定的責任?
劉國林:首先,中華慈善總會開的發票沒有問題,收的管理費沒有問題,這個是重點。但總會作為公益活動的支援單位,確實存在監管不到位,對有些事情不知情。
但出事了,第一責任人是那三大主辦單位,必須向社會有交代,我覺得這樣做比較合理。
新京報:怎麼看待公眾對官辦慈善機構甚至慈善總會存有疑慮?
劉國林:從慈善總會來説,雖然有一系列報道,但至今我們還沒接到一個企業和企業家對中華慈善總會提出異議或提出不再合作。但作為普通群眾來説,由於被宣傳之後,對慈善總會存在疑慮,我覺得用平常心對待就是了。
相關新聞
全國慈善會下月曬成果
10月11日至13日 中華慈善總會和全國各地慈善會將在北京舉辦“慈善之光-中華慈善成果展”,將首次向全社會公佈全國慈善會組織十幾年來的慈善募捐情況。
慈善總會會長范寶俊介紹,中華慈善總會及各地慈善會組織全年捐贈總額已連續3年遞增。
2010年,中華慈善總會與全國團體會員中135個慈善組織,全年共募集慈善款物255.97億元,實施慈善項目1302個,有8035萬人次受益。
截至2011年,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地區的慈善會已發展到1782個。
現場
新聞發佈會變成“辟謠會”
昨天,中華慈善總會舉行名為“慈善之光-中華慈善成果展”的媒體通報會。整個通報會原定記者提問時間只10分鐘,當記者直接把“尚德詐捐門”事件、“賣藥事件”等“燙手”問題一股腦拋給了坐在前臺的領導們時,幾位總會領導回答時表現得非常耐心,慈善總會會長就“發票門”為記者詳細解答了12分鐘,副會長就慈善組織失去公信力問題也暢談了10分鐘。(記者 杜丁 魏銘言 )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