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啟幕 兩國繼續“開道架橋”

2011年06月03日 22:04: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當地時間5月9日上午,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華盛頓開幕。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國務委員戴秉國、美國副總統拜登、國務卿克林頓、財長蓋特納等出席開幕式。中新網發 張煒 攝

  一年一度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9日正式啟幕。在為期兩天的對話中,中美高層官員將在20多場正式與非正式、公開與非公開的溝通交流中,繼續為中美關係“開道架橋”。

  對話開幕式當天在美國內政部舉行。美國國務卿希拉裏首先致辭,隨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美國財長蓋特納、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分別講話,最後開幕式在美國副總統拜登的致辭中結束。

  希拉裏和蓋特納接連引用充滿智慧的中國格言闡述中美關係。其中希拉裏指中美既要“同舟共濟”,又要“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強調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正是著眼于“開道架橋”。

  蓋特納則“溫故知新”,表示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在中美首輪戰略與經濟對話上説,當前沒有任何一國能夠單獨應對21世紀的挑戰,也沒有任何一國能在閉關自守的情況下有效增進自身利益,因此中美現在需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壓軸出場的拜登沒有引用中國格言,但他介紹,自己早在1979年就以國會議員的身份訪華,30多年來見證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同時又感性提及,他剛從哈佛大學畢業的外孫女正學習中文,也希望中美關係能夠變得更好。

  作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致辭中首先傳達了胡錦濤對本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寄語。胡錦濤希望中美雙方充分利用本輪對話,就兩國如何進一步增進戰略互信、深化務實合作交換意見,落實好他與奧巴馬總統達成的共識。

  王岐山在講話中指出,中美建交32年來,雖然歷經風雨,卻始終向前,經濟相互依存,高度互補,“誰也離不開誰”,強調圍繞確保經濟復蘇,中美“合作的利益遠遠大於競爭的分歧”。

  戴秉國表示,今年1月胡錦濤訪美期間,中美共同決定建立和發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但落實這一決定必然會遇到種種困難、阻力和干擾,但他相信,只要中美“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就一定能走出來一條嶄新的相互尊重、和諧相處、合作共贏的大國關係路子來”。

  中美五位政要用五場講話為兩國第三輪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場”,在接下來的對話中,根據日程安排,參與對話的中美高層官員將頻密進行接觸和對話,算上各種正式與非正式、公開與非公開場合,總計超過20場。

  按照此前雙方通報,本輪對話除了既定內容,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會見王岐山和戴秉國;此外,在華盛頓逗留期間,王岐山和戴秉國將與美國議員、金融企業界人士、前政要、智庫負責人等各界人士進行交流和敘談。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