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今開啟 主談四大議題

2011年06月03日 22:04:25  來源:中新網
字號:    

  今日,為期兩天的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在美國華盛頓正式舉行,王岐山副總理、戴秉國國務委員作為胡錦濤主席的特別代表,將同奧巴馬總統的特別代表克林頓國務卿、蓋特納財長共同主持對話。在此期間,兩國將就此前提出的四大議題進行有效的溝通協調,以建立一個良好的中美關係,既符合中美兩國共同利益,也為國際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是兩國元首2009年4月共同倡導建立的,是雙方推進新時期中美關係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過去兩年中,雙方先後成功舉行了兩輪對話,取得了豐碩成果,

  而此輪對話又是在胡錦濤主席1月成功訪美後,中美關係進入建設合作夥伴關係新階段的背景下舉行,預示中美第三輪對話將更為深入有效。

  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于本月6日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介紹,經中美雙方商定,本次經濟對話的主題為“建設全面互利的中美經濟夥伴關係”。圍繞這一主題,雙方將討論以下議題:一是促進貿易與投資合作,包括推進新興産業領域的貿易與投資合作等;二是完善金融系統和加強金融監管,主要包括金融業改革,跨境金融監管合作;三是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四是促進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主要包括全球宏觀經濟形勢與挑戰,將涉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中東北非形勢對地區和世界經濟影響、日本特大自然災害等議題。

  促進貿易與投資 減少政策障礙是關鍵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此前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企業走向世界,這既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其他國家。“美方再三表示歡迎中國的企業赴美投資,但是我們也收到很多中國企業對赴美投資受到阻礙的一些抱怨”。

  朱光耀表示,正如美國政府代表美方企業向中方提出在準入方面的要求一樣,中國政府當然要代表中方企業向美方明確表明中方立場和政策訴求,要求美方對中國企業進入美國提供一個良好的法律制度環境,特別是不要歧視中國的國有企業。

  與此同時,美國兩家知名研究機構5月4日聯合發佈報告,建議美國兩黨應聯合向中國發出歡迎中國對美投資的明確資訊,同時從聯邦政府系統形成統一機制,鼓勵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確保投資符合美國需求。

  報告稱,至2020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將達到1萬億至2萬億美元,如果美國能夠吸引1萬億美元的中國投資,可望創造70萬份工作,有助解決美國現階段出現的結構性失業危機,加快其經濟復蘇進程,可謂一種雙贏的發展戰略。

  對此,上海浦東美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敦仁接受採訪時就認為,雖然美國政壇存在“反華”勢力,但商業界卻迫切希望擴大對華交流。不過,周敦仁也對“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表示擔憂,他提醒:中國海外投資不能繼續維持“只交學費不盈利”的現狀,“必須做足功課再出擊”。

  人民幣匯率:改革方向雙方認可 升值幅度仍存異

  5月6日,在回答人民幣匯率有關問題時,朱光耀表示,匯率問題是一個國家的經濟主權,匯率政策是整個宏觀經濟政策框架的一部分。中美雙方對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方向認識是一致;但中方堅持改革目標應為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而美方更強調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幅度,因此需要討論。

  在此之前,國內對於人民幣升值的爭論早已如火如荼,不少專家持否定態度。無論被動升值還是主動升值,在市場升值預期存在一定空間的情況下,都會吸引國際資金尤其是熱錢流入中國境內,從而使得資本項目順差增加,結果反而加大物價上漲壓力。如此一來,通過人民幣升值不僅無法抑制國內通脹,反而會産生“抱薪救火”的效果,顯然不是中國政府想看到的。

  對於歷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人民幣匯率的改革方式總是繞不過去的話題。今年4月16日至25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領袖瑞德率團訪華時,對人民幣升值保持強硬態度的議員舒默亦在其中,此行目的顯而易見,美方要求中國金融監管當局允許人民幣更快幅度升值。

  而人民幣持續大幅升值的背後風險巨大,這也導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逐漸升溫。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境外熱錢快速流入,促使資産價格飆升,市場面臨嚴重泡沫風險;若泡沫在無限吹大後被國際資本刺破,那麼國際資本將獲得巨大利潤,而留給市場投資者的是“一地雞毛”。

  客觀來看,人民幣匯率應以實際有效匯率為標準,不能以單純的兌美元匯率作衡量,如果雙方都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就不會再這樣針鋒相對。對此,朱光耀指出,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中美雙方保持著暢通的溝通渠道。在改革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在具體幅度上看法的不同,雙方可以通過溝通,通過交流,來深化彼此的理解。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