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城管步入“重塑形象”新階段 “以罰代管”須改革

2011年06月03日 22:04:4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的商販王金香,最近安心地在街邊擺起了水果攤,而不用再擔心城管的追查。

  “過去,城管一來,我們就蹬著三輪車逃跑,有時候一著急撞倒了路人,有時候摔傷了自己。”王金香回憶説。

  在中國很多城市,對於流動經營、佔道經營的攤點,城管人員往往採用驅趕、沒收或者取締等簡單的執法方式,但換來的更多是暫時的平靜和整潔。一些城管人員粗暴的執法態度更曾受到輿論的廣泛批評。

  如今,銀川、貴陽、北京等城市的城管部門已經開始換位思考,為這些街道商販提供服務,以便兼顧市容整潔與商業繁榮,城管人員試圖通過“變管理為服務”的改革重塑形象。

  例如在銀川,城管就在進行著變“斷生路”為“幫找出路”的改革。銀川市城管局局長陳志文説:“小攤小販不偷不搶,靠一輛三輪車、一個流動攤點養家糊口,怎能忍心斷他們的生路?居民也有就近購物的現實需求。”

  為此,銀川市城管與街道辦事處聯合在居民小區門口、部分街道規劃了一批小市場,還將市區街道劃分成3種類型:鼓勵商販到居民聚居的街道、小巷設攤擺點,方便居民就近購買生活用品;在一些車流量相對較少的街道,階段性允許商販擺攤設點;將北京路、解放路等主幹道列為嚴管街,杜絕佔道經營、流動攤販現象。

  “我們每月只要交400元的衛生費,就可以在劃定的區域經營了。”王金香説。

  在小區門口就近劃定小市場的舉措,也受到銀川市部分新建小區居民的歡迎。海寶小區70歲的居民許懷仁,因為小區附近沒有規劃菜市場,也沒有一家超市出售蔬菜,過去買功能表程需要步行半個小時,現在就方便多了。他告訴記者:“市民其實很需要沿街的菜攤,畢竟買水果蔬菜方便。”

  “我們已經有3年沒有接到對城管執法的投訴了。”銀川市金鳳區城管局局長王志剛説。

  在貴陽市,當地城管部門也與街道辦事處一道,免費為各攤點安裝供電線路。攤主則需攜健康證上崗,按統一標準製作餐車和安排經營時間,並保持攤區的整潔衛生,如果攤主違規經營被警告三次仍不改正,將被取消經營資格。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城管“重塑形象”的路依然漫長。在中國內地一些欠發達的地區,城管執法的資金部分來自財政預算,還有一部分則來自於上繳罰沒收入後的按比例返還。“城管必須改革‘以罰代管’的管理模式。”銀川市一位城管人員説。(記者張欽)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