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療治能否救贖城管形象

時間:2010-12-13 10:05   來源:羊城晚報
  重慶制定《規範》對城管隊員進行了“十禁止三必須七嚴格”的要求,並要求全市城管隊員從明年起,每天上街巡邏時都為群眾做一件好事。抱小孩、扶老人、撐雨傘、送防暑藥……事無大小,但必須每天做一件。據悉,此舉是為了改變城管形象,讓執法人員更“親民”。(《重慶晚報》12月10日)

    無論是鄭州的“城管不打人承諾書”,還是重慶的“城管十禁三須”,都是將城管的惡劣形象歸罪于城管個體的素質低下,進而將道德教育作為治理城管頑疾的療法,而以權力的名義對城管下達道德要求更是將這一療法推往極致。然而,真正的問題———畸形和濫用的城管權力———卻一再地被忽視。

    人沒有天生作惡的傾向,城管也不例外。城管在執法中的傲慢、暴戾,並不與城管自身素質的高下相關,正如納粹時期一個溫順有加的市民可能會向猶太人舉起屠刀,一個賢夫良父的城管隊員也有可能向小販舉起手中的鐵棍。在暴力執法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偏執的城市管理理念和體制對於城管隊員的塑造。

    城市管理者將自身的審美方式強加給普通的民眾,於是小販為生存的奔忙要讓位於整潔的街道和乾淨的天橋,進而,在城市形象的名義之下,城管天然地將小販看做敗壞城市容貌的毒瘤,當小販表現出刁鑽乃至暴力傾向時,城管隊員的暴力執法更是獲得某種程度的合理性。尤其當城管權力得不到有效約束時,城管對於極端手段的青睞更為顯著。

    因此,城管形象的救贖之路在乎權力而不在乎素質,在乎嚴格依法行政摒除權力的濫用,而不是寄望于城管隊員自身素質的提高。當權力受到約束,民眾便不會成為公權濫用的犧牲品;而在權力放縱無度的體制下,無論公務員如何高尚,民眾都難以逃脫以各種宏大名義強加而來的暴力。

    抱小孩、扶老人、撐雨傘……本身就是每一位公民應當付出的愛心,將這種愛心用外力強行規範于某一執法部門,委實令人莞爾。當下,不必企求城管人人成為活“雷鋒”。倘若城管在執法時能體會到“一釐米主權”的意義———不得不執行上級命令的警察可以將槍口抬高一釐米而故意打不中,從而使無辜的民眾免遭惡劣體制的扼殺,城管隊員在執法的過程中完全可以考慮到小販生存之艱難,從而故意放過,這就是善莫大焉了。

    不過,在畸形的城市管理體制下,“城管不作惡”只是民眾的一廂情願的幻想罷了。要想真正將城管扭歸正途,應該做的是對城市管理權力進行逐一的審查,傚法印度保護小販的案例,將小販的生存權置於城市形象之上,並通過民眾監督將城管鎖定在依法行政的範圍之內。只要這樣,城管的形象自然不會成為問題,城管部門也根本不用費盡心機地出臺承諾書、禁令等等。□凱 風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