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解讀2010年中國醫改:緩解看病難社保廣覆蓋(圖)

2011年06月03日 22:05:5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表一。

表二。

  “看病難、看病貴”,是糾結在百姓心頭的突出問題。作為醫改三年重點實施方案的第二年,2010年承前啟後。沿著強基層這一方向,今年醫療體制改革繼續攻堅克難。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今年10月,歷經多次討論修改的《社會保險法》正式發佈,首次明確“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養老及醫療保險實現異地漫遊”等目標,給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截至9月底,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鎮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分別達到25025萬人、42072萬人、13147萬人、15871萬人、11973萬人,均超額完成 “十一五”規劃確定的指標任務。

  關鍵詞

  基本醫療保障(表一)

  今年,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的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各級政府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目前,多數地區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60%以上,所有統籌地區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國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6倍以上。此外,今年還開展了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試點,重點解決了農民工等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問題。

  關鍵詞:

  基本藥物制度(表二)

  基本藥物全部納入新農合、醫保報銷目錄,今年老百姓看病自付的部分更少了。同時,國家要求各省建立省一級的工作機構和非營利性藥品集中採購交易平臺。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6006個政府辦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佔總數的51%,零差率銷售後的基本藥物價格平均下降30%左右。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出現了較大收支缺口,為此國家專門為其建立了穩定的補償渠道和補償方式。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