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空巢家庭與日俱增 城市發展遭遇“老年病”侵襲

2011年06月03日 22:05:57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據權威統計,北京市老年人口已佔到全市人口總數的15%,且全市人口的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顯,如何養老成為城市發展中日趨嚴峻的問題。

  在養老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中,老人的“精神贍養”問題愈加凸顯。不少老人因贍養問題與子女對簿公堂,結果許多老人贏了官司卻輸掉親情,致使親人間矛盾更為激化。

  同時,隨著養老觀念的轉變,敬老院成為不少老人的選擇。但是,據國家有關部門的專業統計:倘若老年人與護理員的比例要達到3:1,全國最少需要1000萬名養老護理員。

  而來自國家民政部門的數字顯示:目前全國老年福利機構的職工只有22萬人,取得養老護理職業資格的僅2萬多人。由於服務整體素質偏低、專業水準、業務能力、服務品質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老年人的護理需求,種種因素匱乏制約著許多城市養老服務的推進和拓展

  陽光暖暖地照在北京市四季青敬老院的庭院裏,一位肩披藍白色紗巾的老人正在散步。

  這位早年從鐵路醫院退休的董醫生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她今年七十多歲,6年前因丈夫猝然去世,精神遭受沉重打擊,睹物思人,“在家裏根本不能呆”。經同事介紹,董醫生來這家敬老院入住,如今已經住了5年。

  正聊著,近處有兩位白髮夫婦推著一部輪椅走進樓廊,輪椅上有一位看上去更老邁的老太太,頭髮稀疏、閉目側頭。

  在今天的城市,越來越多的老人走進養老院,背後折射出觀念的改變和更新,卻也隱藏著頗多無奈。

  據統計,中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1.6億,且每年以近800萬的速度增加。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別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萬的增長速度,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顯,如何養老成為城市發展中日趨嚴峻的問題。

  北京人口中15%是老年人

  事實上,早在1990年,北京市就被認為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老年人口總數已突破254萬人。

  據權威統計,北京市老年人口的這一數字已佔到全市人口總數的15%,且全市人口的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據有關部門預測,到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將達到350萬人,至2050年將拉升到650萬人。

  對比從前,人們今天已能夠明顯感受到: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家庭規模在變,人們的家庭觀念也在變——家庭規模較改革開放之前的“大家庭”明顯“縮水”;而城市家庭中的子女出國、赴外地求學工作、生活工作節奏加快等現象,致使身邊無子女的純老年人家庭戶日益增加。

  來自北京市有關部門一項觀察分析稱:目前全市的空巢老人佔21.7%。高齡老人、空巢老人的不斷增加,已經成為北京人口老齡化過程中的重要特徵。

  與此同時在變化的,還有老年人的養老觀念。

  “我將來也要搬到養老院或老年公寓去住。”

  早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吳保仁,60歲那年從工作了一輩子的工程師崗位上退下來,緣于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原本根深蒂固的在家養老的觀念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吳保仁滿臉憧憬地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那是一次中學同學聚會,都是退了休在家的人,一起去看望年逾80歲的老師,沒想到這位住在北京一家國際老年公寓裏的老人,再次給當年這些學生們“上了一課”。

  老年公寓服務設施齊全、服務週到,無論住宿、飲食、醫療,各種活動都很豐富,可謂物質、精神均好。聆聽了老師的養老感受,目睹了眼前的環境後,吳保仁又接連前往幾家服務和規模都不錯的老年公寓和養老院走了走,他才有如此感嘆,執意將入住老年公寓盤入自己退休生活的未來籌劃中。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