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日韓去中國影響化?看中華文化怎樣影響日本韓國

2011年06月03日 22:06:26  來源:
字號:    

  ■歷史上中華文化向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傳播有四個主要途徑

  事實上,古代東亞之所以能創造出高度的農業文明,與中華文化的傳播和影響是離不開的。從區位上說,中國、日本、韓國等同屬“東亞文化圈”,又可以叫做“漢字文化圈”或“儒學文化圈”,有的人更通俗地叫做“筷子文化圈”。那麼,中華文化是如何傳播、輻射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促進這些國家的社會文化的發展,並且共同創造輝煌的東亞文明呢?

  從歷史上看,中華文化向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的傳播,主要有四種途徑和方式。

  第一個途徑是移民。在古代,中國和朝鮮半島交通很方便,到日本列島可以通過朝鮮半島渡海或沿著東海過去。所以,中國的移民在很早的時候就到達了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傳說公元前11世紀,就是周武王的時候,箕子帶了很多人到朝鮮去。秦漢的時候,為了躲避戰亂,有更多的中國人逃到朝鮮。漢初的時候,衛滿率領他的族人到朝鮮自立為王。中國到日本的移民也很早。中國人到了朝鮮以後,通過兩條路到日本,一條是通過朝鮮海峽對馬島,另一條是沿著所謂的日本海環流路,到達日本的北陸地區、本州的北部。在公元2、3世紀的秦漢之際,有一批中國人移民到日本,其中象徵性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家熟悉的徐福。徐福騙了秦始皇,帶了三千童男童女和中國的工具、種子等出海東渡。“徐福東渡”是司馬遷的《史記》中最早記載的。但司馬遷沒有明確說徐福到了日本,後來中日兩國民間傳說都把徐福描述成中國上古向日本移民的代表人物。當時的日本社會從以採集為主的“繩文時代”進化到以農耕為主的“彌生時代”,這個發展跟中國的大批移民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有關係,這一點日本學者也承認。此後,中國去日本的移民一直沒有斷,魏晉南北朝、隋唐、明清都有,比如明末有名的思想家朱舜水和隱元和尚,等等。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