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廣東防沙治沙取得成效沙化土地減少近萬公頃

2011年06月03日 22:08:2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到來之際,記者從廣東省第四次沙化土地監測專家評審會議上獲悉,自2004年以來,廣東沿海沙化土地治理取得成效,沙化土地面積從109527.66公頃減為100252.927公頃,沙化土地減少9000多公頃,減少8.5%。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今年的主題是,荒漠化與氣候變化——一個全球性的挑戰。記者近日從廣東省第四次沙化土地監測專家評審會上了解到,“十一五”以來,廣東沿海沙化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出現了沙化土地面積縮減、沙化程度減輕、植被蓋度進一步提升等變化。廣東全省149.1萬畝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佔沙化土地總面積164.3萬畝的90.8%,大部分沙化土地通過生物治理措施變成有林地。

  據介紹,廣東省自2009年4月開始啟動全省第四次沙化監測工作,並在今年4月完成全部工作。監測結果顯示全省沙化土地面積為100252.927公頃,全省沙化土地集中分佈在沿海地區,涉及31個縣(市、區、場)101個鄉鎮,屬南方濕潤(濱海)沙地類型。與2004年第三次沙化監測結果的109527.66公頃相比,沙化土地面積減少了9274.733公頃,減幅為8.5%,年平均減少面積1854.945公頃。

  沿海地區沙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廣東省林業局表示,自然因素包括地質、土壤、水文等,如颱風、風暴潮等對沿海植被會造成巨大衝擊。但不合理的人為活動是沿海地區沙化的主要原因。廣東省沙化土地均位於沿海地區,這些土地多數具有較大的旅遊開發和水産養殖價值,承受的人為干擾也最嚴重最直接,過度開發、毀林養殖、亂砍濫伐和沙區土地資源不合理利用等造成土地嚴重退化。

  據廣東省林業局介紹,“十一五”以來,廣東省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沙化問題。沿海沙化地區把防沙治沙工作納入沙區地方政績考核範圍,強化管理,對破壞沙區植被和野生動植物資源、非法徵佔用沙化土地等違法行為加大了打擊力度。同時,加強沿海林業技術重點攻關,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進防沙治沙成效提升。2006年,廣東省在沙區同時啟動實施了沿海防護林工程和林分改造工程,加大對沿海沙化地區的治理力度。並從1999年開始實施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目前已經在沙化地區區劃界定了省級生態公益林42.8萬公頃,落實補償資金約5億元。

  目前,廣東省林業局正編制本地區的防沙治沙規劃,以更好地治理土地沙化問題。(記者吳濤)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