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11月啟動第六次人口普查 京籍超生人口可落戶

2011年06月03日 22:08:28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北京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將於11月1日正式啟動。普查將以建築為單位,對全市280萬-300萬棟建築的抗震級別以及建築內的人群進行全面梳理,得到比較準確的北京人口數。同時,在這過程中還將啟動戶口整頓工作。京籍超生人口以及持勞改釋放證、復員轉業證、遷移證等未落戶人群將給予落戶。

  變化: 普查首次納入外籍人口

  在昨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統計局巡視員、北京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顧兗州表示,此次人口普查標準時點為11月1日零時,主要內容是人口和住戶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戶口登記狀況、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此次普查對象與10年前的普查不同,首次納入了外籍人口。此次普查範圍分幾類:我國境內的自然人,比如常住人口、港澳臺僑人員、外籍人員;在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比如駐外使館人員、出國留學人員、外派勞務人員。

  已在國外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屬於普查對象;來華出差、旅遊等短期停留的外籍人員也不普查。

  特點: 寫字樓地下室列入普查

  此前,北京已經開展了普查區域劃分和地圖繪製工作。通過最新航拍圖和相關地理數據,結合實地踏查,已經完成了全市地理資訊的核實和更新,並將對全市所有建築物進行核查。據介紹,此次普查將全市劃分為6600個區、8萬多個普查小區、核實全市280萬至300萬棟建築物。

  顧兗州表示,由於人都是居住在建築裏,所以圍繞建築物普查是最可靠的。此次的普查包括北京所有建築物,比如居民樓、地下室、寫字樓、公共設施等。通過此項工作,摸清每棟建築物內住房單元數,科學得出住宅人數等。

  效果: 清晰了解人口構成情況

  此次普查約需要10萬名普查人員,7月底全部到位,北京將對他們開展普查業務、相關法律法規、入戶調查技巧等培訓工作。

  顧兗州表示,普查經費由中央補助和市級財政兩方面保障。預算大約為2.9億元,多數用於普查人員的聘用經費。據了解,普查員月均1500元以上。

  據介紹,整個普查工作將持續到2012年6月結束。此次普查數據,則將在2011年七八月發佈。屆時,北京人戶分離的有多少、流動人口有多少、每年出生和死亡人口有多少,都能有比較清晰的了解。

  難點: 人戶分離情況嚴重

  顧兗州稱,各國在人口普查上都存在重登和漏登的情況,特別是漏登比較多。普查存在一定的難題。

  首先,人戶分離情況普遍,北京大量人群居住地和戶籍所在地不在一個區域。為此,此次在普查中,對於流動人口,只須登記居住地即可;對於本市戶籍的人口,戶籍所在地和居住地都要進行登記。

  解讀

  京籍超生人口等可落戶

  關鍵詞:戶籍整頓

  京籍超生人口等可落戶

  借此次人口普查,北京將進行戶口整頓和摸底工作。據介紹,這項工作8-9月開展。目的是摸清人戶分離人口、流動人口、外籍人口等數量。

  顧兗州介紹説,戶口整頓期間會涉及一些戶口政策,應銷未銷戶口的居民應該通過戶口整頓銷戶口,應落未落戶口的人則應該通過戶口整頓落戶口。

  據了解,由於拆遷等因素,目前北京部分老城區,存在人已經搬走、房子已經拆遷,但戶口還依然存在的現狀。市統計局表示,對於這樣的戶口,此次將予以銷掉。此外,一些死亡人口未銷的戶口也要予以銷去。

  同時,部分需要落戶的人員也將予以落戶。包括北京戶籍的超生人口以及手持幾種證件的人員,包括勞改釋放證、復員轉業證、遷移證等。

  所有建築標注抗震級別

  關鍵詞:普查建築

  所有建築標注抗震級別

  普查中必然要依託建築物。此次普查,將對北京市280萬至300萬棟建築物逐一核對。了解每棟建築的年代、建築結構等資訊,並提供給市相關部門,然後確定每棟建築的抗震級別。市統計局表示,統計之後,將根據需要對房屋進行加固或修繕。

  新增60歲以上人員健康狀況

  關鍵詞:健康狀況

  新增60歲以上人員健康狀況

  此次普查分為三類:短表、長表和外籍人員登記表、死亡登記表。其中短表需要填寫18項;長表需要填寫35項。在長表中,新增了60歲以上人員健康狀況的填寫。市統計局表示,北京已經進入老年社會,這項填寫也是為了更好的為老人服務。

  同時,人口死亡登記表填寫,則主要是反映前一年之內出生和死亡率的情況。

  數據不用於普查以外目的

  關鍵詞:資料泄密

  數據不用於普查以外目的

  一些普查對象擔心,個人資料可能會成為行政部門進行處罰的依據,比如沒有辦理暫住證的、超生的等。對此,市統計局表示,普查資料將嚴格保密,不用於普查以外的目的。對洩露或向他人提供普查對象資料的行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記者蔣彥鑫)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