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問題奶粉”重現市場 渭南“毒奶粉”案三人被逮捕

2011年06月03日 22:09:53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陜西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佈會

 

  渭南市樂康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廠房

  昨天(3日)上午,陜西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渭南樂康乳業“毒奶粉”案件的偵辦情況。渭南市樂康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涉嫌將10噸過期“毒奶粉”摻混入自産奶粉中,致使“毒奶粉”流入廣東福建兩地。目前陜西省正大力開展清繳、召回和銷毀工作。

  ■污染源:20噸“毒奶粉”

  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許強介紹説,渭南樂康公司奶粉三聚氰胺超標的污染源是臨渭區故市鎮社會人員馬雙林銷售給該企業的10噸奶粉。

  樂康公司從馬雙林處購買了10噸過期乳粉後,在未獲得所購乳粉三聚氰胺檢測合格報告,且未將所購奶粉送檢的情況下,公司總經理張文學授意主管生産副總兼車間主任朱書明,將從馬雙林處所購10噸乳粉按1:2.5左右的比例,在包裝車間利用振動篩與樂康公司自産的乳粉攪拌生産摻混奶粉,其中28噸銷售給了廣東潮安縣龍信食品公司。

  據查,馬雙林于2008年4月至8月從陜西大荔荔華乳業公司購入20噸奶粉,除10噸賣給樂康公司外,2008年6月至8月陸續還零售了3.44噸,剩餘的6.55噸,2009年1月15日已被追繳並填埋銷毀。

  ■“毒奶粉”流入廣東福建

  樂康公司用從馬雙林處購買的10噸問題奶粉摻混生産的32.5噸問題奶粉,其中28噸銷售給廣東龍信食品有限公司,龍信公司將25噸轉銷給福建漳州薌城南方食品公司,將3噸轉銷廣東潮安縣真美公司。

  漳州南方公司購進的25噸問題奶粉中,10.4125噸已經用於生産奶糖,其中0.8噸三聚氰胺超標,共生産1148件奶糖,已封存164件,其他售出的産品正在召回,14.5875噸已被當地查封銷毀;廣州潮安真美公司所購買的3噸污染奶粉中,1.1噸用於生産奶糖93箱,已被查封,1.9噸奶粉已被當地質檢部門監督銷毀;樂康公司庫存的4.5噸奶粉已經于1月22日被渭南質監部門監督銷毀。

  記者昨日登陸漳州薌城南方食品公司網站,顯示該公司生産“小白鼠”牌系列産品,産品有酥糖、奶糖、硬糖、軟糖、果凍、沙琪瑪、巧克力及巧克力製品。

  ■“清零”時遺漏“毒奶粉”

  馬雙林從陜西大荔荔華乳業公司購入20噸奶粉。經對大荔縣荔華乳業公司調查,該公司是一家合法的乳製品生産企業。

  2008年9月至11月,質檢部門駐廠監管期間,對該公司2008年9月14日前生産的奶粉做BB庫存與銷毀記錄排查、清零時,由於該公司的管理混亂,銷售臺賬記錄不全,未將此前銷售給馬雙林的20噸奶粉記入臺賬,造成了“清零”工作的遺漏,從而導致了2008年9月14日前生産的三聚氰胺超標奶粉流向社會。

  ■三人被逮捕 一人取保候審

  據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許強介紹,渭南市樂康乳業有限公司涉嫌生産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食品案件3名犯罪嫌疑人,已于2月2日被依法逮捕,另外1人因患有嚴重心臟病被取保候審。

  渭南市樂康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張文學、樂康公司主管生産副經理兼車間主任朱書明,社會人員馬雙林,均被臨渭區人民檢察院批准已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同天虎,係樂康公司主管銷售副總經理,因患有嚴重心臟病被取保候審。

  ■樂康乳業去年10月已停産

  昨日下午,記者前往位於渭南市臨渭區陽郭鎮西劉村六組的渭南樂康乳業有限公司,公司門口沒有懸挂任何牌子,大鐵門上了鎖。

  據附近村民講,這個奶廠已經有兩三年時間了,以前看樣子還挺紅火,後來慢慢就不行了,到2009年年底,就再沒見生産。2日晚,記者還曾在網上搜索出樂康乳業的企業網站,但昨日關於該企業的網站,均被刪除或顯示資訊不存在。

  據鎮政府一工作人員講,這個奶廠以前是鎮辦企業,一直停産了好幾年,前幾年才賣給別人,又開始了生産。“執照、檢查等都和鎮上沒有關係,所以也不清楚情況,”

  陽郭鎮鎮長王向榮説,奶廠屬季節性生産,去年10月就已經停産,鎮上並不掌握該公司的規模、雇工數量等情況。

  8個督查組分赴16省 嚴查背後的監管失職

  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2日指出,近期已派出8個督查組分赴16個省份,督促各地嚴厲查處各類食品違法案件,尤其是要查清案件背後有無失職、瀆職的違法行為,一經發現,將依法依紀嚴肅追究相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

  這位負責人就近期工作相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時説,各地在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發現,有的企業食品安全問題突出,如未按照規定徹底銷毀2008年問題乳粉並私自藏匿和繼續使用這些問題乳粉,這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

  同時監管還發現,有的地方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也存在薄弱環節,前一段時間地方查處的山東“綠賽爾”純牛奶、遼寧“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園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標案件,性質惡劣。“這暴露出有的地方對2008年問題奶粉的銷毀工作還不徹底,非法流入食品生産加工環節。”這位負責人説。

  這位負責人表示,對於發現的問題,全國食品安全整頓辦高度重視,嚴肅督辦,並要求堅決查處違法犯罪案件及其背後的監管失職瀆職問題。

  據了解,近期地方通報的上海熊貓煉乳、陜西金橋乳粉等違法犯罪案件,是通過地方有關監管部門日常監管和食品監測發現違法線索,及時採取處置措施,控制了食品安全危害。據新華社

  連結

  一、衛生部通報的三聚氰胺超標乳品:

  上海熊貓煉乳

  陜西金橋乳粉

  山東“綠賽爾”純牛奶

  遼寧“五洲大冰棍”雪糕

  河北“香蕉果園棒冰”

  二、衛生部通報兩企業乳品:

  渭南市樂康乳業有限公司

  寧夏吳忠市天天乳業有限公司

  這些産品暫不能買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