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李從軍分別會見出席世界媒體峰會外國媒體負責人

2011年06月03日 22:11:02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記者 劉東凱 侯麗軍)新華社社長李從軍9日在人民大會堂先後會見了前來出席世界媒體峰會的俄羅斯俄塔社社長維塔利尼基季奇伊格納堅科、日本共同社社長兼編輯主幹石川聰、法國費加羅報副總編皮埃爾羅塞林、法新社亞太區總裁魏徵鳴和時代華納特納廣播集團亞太區總裁兼董事總經理馬可寶。

  李從軍感謝各媒體機構對世界媒體峰會的積極支援和參與。他説,胡錦濤主席出席世界媒體峰會開幕式併發表重要講話,講話精闢深刻,不僅對世界媒體峰會本身,而且對推進世界傳媒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世界媒體峰會是新華社與其他各方共同為世界各種形態媒體搭建的一個交流平臺,希望這個平臺能發展成一種長久機制,以便世界各國媒體代表經常聚會,探討共同面臨的挑戰,促進相互之間的合作交流,攜手解決問題,實現共同發展。

  會見中,各媒體負責人高度評價胡錦濤主席在世界媒體峰會開幕式上的講話,表示中國最高領導人出席世界媒體峰會,與來自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媒體負責人交流,是從未有過的,展現了中國政府的良好形象和開放姿態。他們表示,峰會的舉辦具有突破性意義,新華社與有關方面共同發起並承辦世界媒體峰會,為世界傳媒業做了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他們為能夠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感到榮幸。

  世界媒體峰會由新華社和8家全球著名媒體共同發起,新華社承辦,于10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峰會的主題是“合作、應對、共贏、發展”。

  世界媒體峰會彰顯開放中國新形象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電(新華社記者劉東凱、吳晶、孫奕、楊定都) 因為新中國60週年慶典而備受矚目的北京,再次吸引著世界媒體的目光。由新華社與8家世界著名媒體機構共同發起的世界媒體峰會,吸引了全球70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家主流媒體和機構以及境內40多家媒體的負責人。

  這是世界媒體發展史上尚無先例的聚會。在為期兩天的主題發言和分組討論中,中外媒體不僅可以加深了解,深化合作,還將在觀點的碰撞和交融中,找到觀察世界、報道世界的新視角。

  這更是世界透過媒體看中國的契機。反映並代表著中國社會主流形態的中國媒體向外國同行展示的,不僅是日趨先進的設備和日益國際化的報道水準,更是中國社會與時俱進、銳意創新、與媒體互動發展的生動注腳。

  感受開放的中國

  “難以置信”、“令人驚嘆”……在世界媒體峰會上,有著不同膚色、操著不同語言的各國代表在形容中國時,幾乎都選擇了相似的詞彙。

  就在幾天前,他們所代表的世界各國主流媒體剛剛報道了新中國60週年慶典。通過這場慶典,中國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成就。在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嚴重衝擊的大背景下,中國人樂觀向上的心態和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局面成為不少媒體關注的焦點。

  中國歡迎世界各國媒體參與報道國慶盛典的熱情也給不少媒體留下了深刻印象。專門開設的新聞中心為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多名境外記者提供新聞服務。“我們感受到了‘變化中的中國’。”剛剛參加過新中國60週年慶典報道的日本共同社中國總局長加藤靖志説。

  過去兩年來,加藤靖志一直處於繁忙的報道中——“512”汶川大地震、烏魯木齊“75”事件、北京奧運會、中國海軍成立60週年海上閱兵……

  已在華工作多年的加藤靖志説,對這些事件和活動,“中國表現出了積極的資訊公開態度,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英國《泰晤士報》北京分社社長馬珍自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報道中國。在她看來,中國向外國媒體的開放速度“令人驚嘆”。

  上世紀80年代初,常駐北京的外國記者只有90多人,每年來華採訪的不過幾百人。而今,已有來自55國405家新聞機構的700多名外國記者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瀋陽常駐,每年來華採訪的有3000至5000人,奧運會期間更多達2萬餘人。

  從中國首次宣佈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到現在在網際網路上公佈各部門和機構的新聞發言人聯繫電話,從外國記者可以列席旁聽中國“兩會”開幕、閉幕式到他們可以旁聽討論會並在會後採訪;從2000年5月外交部外國記者新聞中心成立到2008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採訪條例》正式實施;從中紀委、中聯部邀請外國記者參觀到國防部開通中英文網站……過去20多年間,中國的這些變化讓馬珍感到了在華工作越來越便利,也使她對報道中國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中國政府對媒體開放程度‘有很大的進步’,相較以前大為寬鬆。”她説。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在探索提高新聞媒體的開放、透明和公開,這符合中國的利益。中國對境外媒體的開放,從長遠看,是要探索以更加開放的胸懷,面對世界和公眾。

  2008年8月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接受25家外國媒體聯合採訪,對世界承諾,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無論是在北京奧運會期間還是之後,我們都一如既往地歡迎外國記者來華採訪,一如既往地為外國記者在華工作提供方便。

  “這是中國政府自信的一種表現。”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尹韻公説。他説,外國記者來華“零距離”採訪可以向國際社會展示一個他們眼中的中國。其中會有些負面新聞,但這是每一個國家都會有的東西。任何負面消息都推翻不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馬珍的先祖馬戛爾尼曾經作為英使覲見乾隆皇帝。和她的祖先不同,她所看到的今日中國已不是閉關鎖國的“泥足巨人”,而是以開放、自信、積極姿態重新走向國際舞臺中央的大國。

  探詢開放的動力

  出席峰會的外國媒體代表注意到,與會的中國媒體中,有新華社等主流媒體,有率先嘗試以集團化形式運作的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有新浪網、騰訊網等網路媒體,還有在市場化運作中探索發展的福建、湖南等地的廣播影視集團。

  媒體開放的政策直接促進了産業的多元化發展。目前,中國的圖書、報紙、電子出版物品種、總量穩居世界第一位,電視劇産量穩居世界第一,廣播、電視節目和電影産量居世界第三。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胡智鋒説,中國媒體發展不僅僅是數量上的膨脹,而是影響力的提升。它直觀地呈現了人民精神面貌的變化,構建起更加開放的國家形象。

  世界媒體峰會執行主席、新華社社長李從軍説,中國媒體正在穩步走向世界,將中國的聲音傳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有著78年曆史的新華社已在境外設有120個分支機構,用8種文字向世界各類用戶提供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網路、手機短信等各類新聞和經濟資訊産品。此外,它旗下的新華網被稱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網站”,新華社的金融資訊平臺及其産品“新華08”在世界資本要素市場等非媒體領域的影響力也日益凸顯。

  此次來京參加世界媒體峰會的代表,雖然來自不同媒體業態,有著不同的觀點與興趣,但都希望從與中外同行的交流中,梳理媒體發展的脈絡。

  “中國媒體的開放進程反映了社會的思想解放。”《光明日報》副總編輯何東平説,1978年,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産黨人,順應了時代潮流,開啟了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媒體響應時代需要,與理論工作者結合,合力推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由此在全國引發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此後,媒體便一直在推進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新聞開放度和透明度的提升首先得益於執政理念的轉變。”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總編輯黃斌説。近年來,黨和政府非常強調“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建設“透明”政府已經成為中國政府的一個重要目標。政府務實地推進黨務、政務資訊公開,完善新聞發佈制度,尤其是新聞發佈工作問責機制。我們在重大新聞事件報道過程中,感受非常深。

  外界普遍注意到,廣西百色煤礦透水事故、貴州甕安打砸燒事件、雲南孟連暴力衝突事件、濟南奧體中心火災、“三鹿”奶粉事件、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報……這些過去較少見諸報端的新聞資訊正在第一時間從官方渠道向外界發佈,並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在主流媒體和網際網路上傳播。在擁有3.38億網民的中國,網際網路正在成為民眾與政府直接溝通、推動社會輿論開放的重要渠道。

  近年來,通過以網路為主的媒體報道,在“98”山西尾礦潰壩重大責任事故、“三鹿”奶粉事件、河南登封礦難中負有責任的一批官員辭職或被免職,深圳舞王俱樂部重大火災事故、杭州地鐵工地塌陷事故等責任人受到處理。

  “網路等新興媒體已成為思想文化資訊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在中國的政治、社會生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力。”《瞭望東方週刊》主筆孫春龍説。

  黃斌説,在開明政府的大力推進與公民意識普遍提高的上下互動中,中國新聞的開放度大大提升。對內,新聞的開放不僅可以促進政府與公民的溝通,以透明促進穩定;對外,可以充分展示中國的開明開放和諧民主,有益於中國更好地融入世界。

  堅持開放的道路

  韓國《中央日報》北京分社社長張世政將世界媒體峰會視為“一個值得所有外國媒體珍惜的好機會”。

  早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新華社就開始與新聞集團、美聯社、路透社、俄塔社、共同社、英國廣播公司、時代華納特納廣播集團、谷歌等8家世界著名媒體機構達成共識,共同舉辦此次峰會。同時,新華社作為承辦方,積極發出邀請,廣泛徵求意見,兼顧各方關注,確定了世界媒體峰會的議題。

  這些議題既關係到各國媒體迫切需要解決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又著眼于未來發展與合作。“世界媒體的挑戰、合作、機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競爭、依賴、共存、發展”“未來媒體編輯部及記者的發展模式”……

  正如李從軍所説:“當前,國際形勢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複雜深刻變化,全球傳媒格局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受眾需求日益多元化,使媒體面臨空前挑戰,同時也迎來了難得機遇。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對傳媒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在這種背景下,以‘合作、應對、共贏、發展’為主題舉辦世界媒體峰會,共同探尋世界傳媒業生存和發展之路,意義更加特殊而重大。”

  世界媒體峰會在北京舉辦受到與會各方的積極回應,充分説明瞭一個開放的中國對世界産生的舉足輕重的影響。世界媒體峰會的議題所具有的廣泛性和普適性,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開放、包容的姿態。

  與會各國媒體代表對峰會的期待,也使和而不同、相容並蓄的中華傳統文化凸顯出它的價值。

  加藤靖志説:“希望通過這次世界媒體峰會,各種業態的媒體能夠就各類課題和應對措施坦率地交換意見,進一步發展各媒體之間的正當競爭和合作。”

  世界媒體峰會共同主席、俄塔社社長伊格納堅科説:“世界媒體峰會是世界傳媒界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要事件,將為擴大各國媒體之間的聯繫及合作作出舉足輕重的貢獻。”

  韓國聯合通訊社北京分社社長趙誠大説:“在新的媒體環境和金融危機的情況下,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機會看到各國媒體怎樣應對媒體環境變化,加強媒體之間的實質的交流和合作。”

  剛剛慶祝過新中國六十華誕的中國媒體人也在以更加寬廣的世界眼光期待著這次峰會。40多家中國境內媒體負責人帶著平等競爭、積極合作的心態,同130多家世界各國、各地區媒體負責人坦誠交流。

  “雖然中國與西方理念不同,發展道路也不相同,但是面對人類共同的挑戰,中外各方在增進合作、共同促進世界繁榮與發展方面卻有越來越多的共同語言。”錢江晚報總編輯李杲説。

  “來自五大洲的媒體機構不分媒體大小、不分媒體形態,共謀發展,共商策略,共創未來,必將對世界傳媒業的發展産生廣泛、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李從軍説。

  他希望:“通過世界媒體峰會提供的高端合作交流平臺,能夠促進世界媒體加強溝通與協商、深化交流與合作,應對挑戰、共贏發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