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女軍事評論員:兩岸讀懂孫子兵法 就能走到一起

時間:2011-10-13 14: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訪台灣研究孫子兵法的女軍事評論員田金麗

  田金麗是臺灣鳳毛鱗角的女性軍事評論員,她祖籍廣東梅縣,畢業于臺灣新竹女中和中國文化大學。田金麗從一個女大學生變成軍事評論員、軍事女作家,緣于《孫子兵法》。

  田金麗對記者説,20多年前還在大學時她就讀《孫子兵法》,開始讀的都是日本出版的,還有金庸主編的,讀過好多版本。後來兩岸關係趨於緩和,有機會讀到大陸的。田金麗拿出一本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會長李際均給她簽名的《孫子兵法》説,近年常去北京、杭州參與孫子兵法國際學術交流,2010年在廈門還作了專題發言,感覺跟對岸的距離拉得更近。

  對孫子的濃厚興趣,使她成為臺灣中華戰略研究會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國際戰略、兩岸關係、孫子兵法,參與孫子“全勝”論壇,給企業講了20多場《孫子與商戰》。大量的時間是做軍事撰稿人,在臺灣東森、年代等電視臺出任時事和軍事評論員。田金麗説,她在評論時,經常引用孫子的警句,如“”知己知彼”、“避實擊虛”、“水無常勢”等。

  談到孫子兵法思想與兩岸關係的走向,熟知日本應用中國兵法的田金麗向記者講述説,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個著名武士都研讀《孫子兵法》,一次三人討論“杜鵑不啼”的對策:織田信長主張要殺了它;豐臣秀吉説我等待它啼,德川家康則説,我想辦法讓它啼。後來德川家康重現新統一了日本。

  田金麗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孫子“非戰”、“止戰”、“全勝而無殺”的和平思想,是解決問題最佳辦法。她告訴記者,這幾年她注重用孫子思想思考兩岸問題。兩岸正逢歷史上難得的機遇,現在已經是雙方重新認識對方的時侯了。大陸與臺灣未來的發展如何締造永久的和平,是考驗兩岸共同的智慧,要以高度的智慧來解決高難度的問題。

  胡錦濤用戰略的眼光看兩岸問題,他比較了解臺灣的想法。提出以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為重,以兩岸同胞的福祉為重,主張兩岸避免內耗,盡可能照顧臺灣同胞的合理願望,盡可能呼應臺灣方面的積極訴求。“如果兩岸都讀懂《孫子兵法》的話,就能走到一起”。田金麗如是説。

  田金麗在贈送記者的軍事書上這樣寫道:“期望兩岸人民用愛和智慧終結歷史悲劇”。(韓勝寶 陳立宇)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斌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