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的票絕不會投民進黨候選人"網友嘆:民進黨末路要來了!

2018年06月25日 13:29:00來源:台灣網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6月25日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多次提到“臺灣價值”,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甚至説,“綠”就是“臺灣價值”。島內知名論壇網民發文指出,民進黨硬要把臺灣意識這種祖産拿出來放到賭桌上和人對賭,該醒醒了,時代不一樣了,民進黨年底一定會大敗,更不禁嘆:民進黨的末路要來了!

  網民在論壇上感嘆説,沒辦法,民進黨這群人玩殘自己,硬要把臺灣意識這種祖産拿出來放到賭桌上和人對賭,敗家子!民進黨那群永遠活在過去歷史山洞的人,用過去的經驗教現代的人面對未來的世界,有用嗎?真的該醒醒了,時代不一樣了!

  該網民斷言,民進黨年底一定大敗,保證貫破歷史底線!接著就是2020、2024的政權失去,長達10年沒有位置可分,沒有舞臺發揮,樹倒猢猻散,這次的挫敗真的就是挫敗,全黨的失敗!鄉民們響應,“只能説一個慘字,2016後拿到滿手好牌結果打成這樣”“民進黨不滾蛋,臺灣會完蛋”“2016是我第一次投DPP(民進黨),也是最後一次”“改革改一半,對得起當年投票給你們的選民嗎?”

臺灣民意基金會6月17日發佈蔡英文聲望民調。(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臺灣東海大學政治係副教授邱師儀在《中時電子報》發表論評文章指出,最近不管偏藍或偏綠媒體對於民進黨在年底縣市長選舉的得票率都下修,不是沒有道理的。過去民進黨受到年輕人與知識分子支援,是因該黨的接班梯隊與換血效率均高於國民黨,2014年“太陽花學運”之後更成為白色力量的副旋律。選民因為厭惡舊政治,雖然説不出來民進黨哪比較好,也説不出來蔡英文是否比朱立倫更具有治臺能力,但至少在民進黨比國民黨新一點、年輕一點的直覺之下,把蔡英文送上臺灣地區領導人寶座。

  民進黨甚至“時代力量”一直都沒有搞清楚或不願承認的一件事是,2016年是“中間選民”與“無色政治”的風潮讓他們獲得行政與“立法”的全方位執政,並不是所謂的深綠選民或臺灣民族主義使然。“太陽花”某種程度上雖然標記著七年級後段班(七年級生指八零後)“天然獨”的思想,更標記著這群年輕人當年對於經濟不景氣還要背負“草莓族”(外表光鮮,一碰就爛)罵名所衍伸出來的憤怒。

臺灣民意基金會17日發佈民眾對賴清德施政表現滿意度民調。(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到了八年級生,對大陸的喜好度驟變,年輕一代的“經濟選民”開始産生。對許多八年級生來説,上大陸的北大、清華開始比上臺大有吸引力,大學畢業後首選上海、北京、香港。陳水扁去文言文、“去中”與“去蔣”,潛移默化下所孕育的“天然獨”世代讓國民黨從2014至2016年間崩盤。

  邱師儀指出,現在的民進黨忽視更年輕的年輕人與更新的大陸形象。民進黨還在提名老人與舊人參與“六都”市長選舉,尤其是臺北市長候選人中年紀最輕卻只能吸引到年紀最老與意識形態最深選民的姚文智,是民進黨完全還沉溺在派系政治與僵化民族主義的明證。

  更窘的是,姚文智23日晚間舉行首場造勢晚會,號稱這場大會超過1萬5000人,但遭網友拿“空拍照”打臉,空拍機顯示頂多5000人。有網友諷刺姚文智根本是造謠,應該要關三天,還有網友嘲諷,應該有一萬人還在廁所等。

姚文智(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邱師儀錶示,就算給姚文智這場晚會請來5個陳菊站臺與1萬5000名參與者,在這個時代也不能證明什麼,頂多只能證明民進黨有能力發很多便當而已。柯文哲還是最誠實的,他説辦這種晚會最花錢,為什麼不能用現代一點的方式?言下之意,就是造勢晚會太老派。而總是走在潮流前端的臺北選民,當晚大概寧願在家裏收看刺激緊張的世足賽吧。

  姚文智在造勢晚會中火力全開,先批現任市長柯文哲“兩家一家親”論述令人失望,又指選擇國民黨參選人丁守中就是選擇“九二共識”。侯漢廷在臉譜網發文批評,姚文智粗暴的邏輯、老舊的意識形態,整場充斥著空洞的口號、悲情的音樂、臭長的講古、用灌水的人數聊以自慰,用兩岸的對立訴諸團結......那個時代過去了。市民關心的是低薪過勞、房價高漲、交通擁擠、育嬰壓力、治安與食安等民生問題。

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一場晚會讓人看穿,卸下刻意年輕的粧容,偽裝下仍是一名陳腐老者。”侯漢廷表示,如果經歷三次政黨輪替的臺灣、民進黨全面執政下的臺北,依然暗黑、依然聆聽著十年前競選場合的語言,那麼暗黑與保守的,可能是民進黨自己。

  島內作家陳芳明曾表示,蔡英文一直給臺北市長柯文哲口試,什麼是真正的“臺灣價值”,現在終於揭曉了,姚文智終於給出了標準答案,原來“臺灣價值”是一種思想檢查,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檢驗。陳芳明甚至斬釘截鐵地説:我的票絕對不會投給民進黨的候選人。(台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