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改行直播賣水果?民代批不誤正業

2018年06月05日 13:27:00來源:台灣網

  蕉農憤慨不已決定走上街頭向臺當局發出怒吼。(圖片截取自臺灣“中天新聞”)

  台灣網6月5日訊 據臺灣“中天新聞”報道,南臺灣香蕉價格大崩盤,原産地旗山香蕉最低殺到1公斤只賣1元(新台幣,下同),讓蕉農苦不堪言。臺當局“農委會”卸責拿不出解決配套,“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還口出狂語説1元香蕉是“喂豬”用的,更是讓蕉農憤慨不已決定走上街頭向臺當局發出怒吼。

蕉農憤慨不已決定走上街頭向臺當局發出怒吼。(圖片截取自臺灣“中天新聞”)

  據報道,蕉農怒罵“‘農委會’是都睡著了嗎?如果不會扛就下臺換人”,蕉農提到大戶的養豬農才會拿香蕉去養豬。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馬當局時代因為與大陸關係良好,所以他動用非常多的關係讓大陸大量收購臺灣農民的香蕉。

  報道指出,臺當局單位本該協調農産品總量藉以制衡價格,自己失職卻怪給中盤商,“農委會”不但沒處置還怪蕉農看到價好就搶種,就別怪走投無路的人民帶著怒火走上街頭。

蕉農表示,下去賣香蕉坦白説根本救不到。(圖片截取自臺灣“中天新聞”)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蔡英文辦公室3日特地舉辦特色農産市集,蔡辦秘書長陳菊甚至表示,未來若有任何農産品需要通過蔡辦直銷,隨時會再直播。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在臉譜網指出水果崩盤的關鍵因素,並批評蔡辦“如此的舍本逐末,不誤正業,居然還能夠沾沾自喜,真的是讓人笑掉大牙了”!

  日前,蔡英文與陳菊還在臉譜網開設直播,化身史上最大咖“直播購物專家”,向民眾推銷荔枝。據“東森新聞雲”報道,二人除了親自試吃之外,還形容“荔枝酸酸甜甜”,就像戀愛的滋味,不斷鼓勵觀眾趕快播打電話。

近來臺灣香蕉價格崩盤。(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在吃玉荷包(一種荔枝品種)的過程中,陳菊問蔡英文“好吃嗎?”蔡英文嘴巴塞滿整顆荔枝,手比出“讚”,陳菊笑著説,“好吃到説不出話。”等蔡英文把荔枝吞下去後,直説“真的很大顆,很好吃。”

  尷尬的是六小時之後,布吉納法索宣佈與臺當局“斷交”,消息震驚全島。據《聯合報》報道,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質詢時指出,為什麼“斷交”的當天,蔡英文還在直播賣荔枝?外事部門有呈報蔡英文嗎?是否“陷蔡英文于不義?”臺灣文化大學教授陳一新也在媒體撰文諷道,布吉納法索“斷交”其實早有跡象,但對於各種警訊,外事部門與蔡辦似乎都不以為意,蔡英文竟然還能通過臉譜網直播她直銷荔枝的畫面。

  蔡英文直播賣荔枝。(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對於水果崩盤現象,孫大千指出關鍵因素是“供需失調”。蔡英文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掌握行政資源,有數不清的政策工具可以幫助農民朋友渡過難關、根治弊端。然而,蔡英文卻選擇做一位直銷水果的網紅,接著又把蔡辦轉型做為假日農市,用這種“做秀超過做事”的態度,既不能治標更無法治本,是認為農民朋友都是老實可欺、善良好騙嗎?

臺當局“行政院”官員直播吃香蕉惹民怨。(圖片截取自臺灣“中天新聞”)

  孫大千建議臺當局執政團隊應該立即採取下列因應措施:

  第一,“農委會”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將臺灣全年的蔬果供需狀況進行分析,精算出各類蔬果在不同時間的實際需求,接著通過全臺農會系統,輔導農民進行計劃式種植,避免供過於求、谷賤傷農的情況發生。

  第二,當局應該針對價格崩盤的水果種類,以成本價格進行全面收購,保障果農的基本收益。

蕉農憤慨不已決定走上街頭向臺當局發出怒吼。(圖片截取自臺灣“中天新聞”)

  第三,國民黨執政時期,每當水果生産過剩時便通過兩岸對話機制,輔導果農銷往大陸市場。民進黨既然要選擇聯合美日對抗大陸,那麼至少可以協助果農開闢一下美日兩國的市場吧?這才是真正檢驗民進黨當局外事成果的時刻,不是嗎?

  有網友回應“這女子無才無德,不賣水果還能做什麼?”“可以請‘總統府’直播吃屎嗎?收看率一定破紀錄!”“賣水果只需15k的工讀生,不須250萬的實習生或每月幾十萬的聖女來出聲!”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馬當局時代因為與大陸關係良好,所以他動用非常多的關係讓大陸大量收購臺灣農民的香蕉。(圖片截取自臺灣“中天新聞”)

  至於傳出旗山香蕉最低殺到1公斤只賣1元,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強調這是假新聞!哪買得到一公斤一元的香蕉?很多民眾都拿著新聞到産地買1公斤1元的香蕉,産地的人都很火大。吳音寧説,過去有太多抹黑、造謠、已請北農的法律顧問研議如何處理,不排除提告。

  網友批評,如果吳音寧真的認為是假新聞,為何要請公司法律顧問來研擬如何處理?直接提告就是了,因為你根本告不成,就算真告了也不會成立,純粹是政治動作而已,只會讓臺北市長選舉姚文智的選票再多掉幾成。(台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