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被罵"無賴"的民進黨欲重啟核二廠2號機 島內又炸鍋了!

2018年02月12日 13:57:00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2月12日訊 因為冬天供電吃緊,臺當局“行政院”指示臺電展開重啟作業,會向“原能會”提出重啟核二廠2號機的申請。一旦“原能會”放行,核二2號機將全載發電,供應98.5萬千瓦的電力。曾強關核四現又要重啟核二2號機的臺當局才放出消息,便在島內引起一片批評聲浪。

  徐國勇(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核二廠2號機已完成大修,機組目前已是備轉可用的狀態。有媒體問“行政院長”賴清德:過往民進黨執政都與反核的人走的比較近,現在重啟是否代表“神主牌”已經破裂?賴清德則説,不管核二廠2號機未來能不能再轉,蔡英文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沒有改變。

  遊行隊伍中出現“用愛發電大隊”標語。(圖取自網路)

  還記得2015年反核行動聯盟成員們曾舉著“告別核電”的旗幟,表達反核決心。在遊行隊伍中出現了“用愛發電大隊”“用愛發電,有愛無限”等標語。上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前大喊“我是人、我反核”的蔡英文也到場支援。

  對於臺當局的這種反差行為,民團則難以接受。6日上午,民團赴北檢高舉“我要美麗島、不要永核島”“核電歸零”等標語,表達對核二廠重啟的不滿。臺灣環境輻射走調團召集人林瑞珠指出,核二廠機組老朽、問題叢生,且臺灣根本不缺電,缺的是臺電的經營績效,賴清德不該一味聽從臺電的報告,每次都用缺電藉口重啟核電。她表示,一旦核二廠2號機重啟,臺灣將變成“永核家園”。

  賴清德(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秘書長方儉表示,核二廠2號機近兩年沒運轉,重啟必然有極大的跳機風險,且核電廠電力系統要有火力機組作為熱機備援,對空氣污染雪上加霜。

  臺當局宣示非核家園政策2025年達成。(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在臉譜網(facebook)發文表示,蔡英文執政,反核四但不反核食,要邁向非核家園卻又重啟核二機組,説要治理空污卻又拼命燒煤,充滿了各種矛盾與謬誤。

  曾經作為癌症的受害者,連勝文常以走路的方式來鍛鍊身體。他説,蔡英文執政後,空污議題十分嚴重,連帶剝奪了民眾散步、跑步維持健康的小確幸,綠色執政,臺灣人現在連自由呼吸都變成了奢求,這就是蔡英文執政,用人民的肺來治理空污的結果。

  連勝文(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

  換句話説,蔡英文沒法“用愛發電”,除了打算重啟核二機組,也只好拼命燒媒發電,這將成為臺北天空由藍轉灰的最大變數!據估算,深澳電廠商轉後,産生的細懸浮微粒(PM2.5)每天將至少“貢獻”臺北市1.7微克,新北市近2微克,將把這幾年兩市減少空污的努力化為烏有,也醞釀了民眾健康的危機!

  連勝文説,可以想見的,蔡英文只要成功壓制國民黨的力量,她依舊可以我行我素;而在行政機關強力護航的情況下,深澳燃煤電廠環評通過的機會極高,到時老百姓不分黨派,每天受空污傷害,又無法改變時,為了自己的肺,恐怕也只有走上“公投”這條路了!

  圖為核二廠。(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表示,臺灣需要穩健的政策決策,真相的公開與檢驗,才能真正大步向前。據“東森新聞雲”報道,洪秀柱説,民進黨裹挾著、散佈著謠言與恐懼的非核家園政策,至此已徹徹底底證明是謊言。蔡當局為製造綠電假像,侵害池塘、鹽灘、濕地種電,更不顧海洋生態,執意插滿離岸風機!

  據《中時電子報》報道,新黨主席郁慕明也提出質疑,民進黨當局今天的發夾彎,到底是電不夠用還是空污太嚴重?當年喊非核家園喊得震天價響,現在卻連核災食品都可以吃了,難道不用交代嗎?

  洪秀柱。(圖片來源:《聯合報》)

  “綠營執政後,堅定不移推動非核家園政策將近兩年,但恐怕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兩年下來,非核家園政策即使尚未破産,也已經是百孔千瘡,當初外界專家提出的各項警告一一驗證。”《中時電子報》發表社論指出,蔡當局歷任“經濟部長”都曾再三保證的供電穩定、環境更好已全部跳票,即使不談去年815大停電,去年與前年夏天供電緊張,亮出橘、紅燈的供電警戒天數,較過去高出數倍。甚至過去從無缺電之憂的秋冬,在蔡當局時代亦頻頻亮警戒燈號。電價雖然尚未上漲,但“經濟部部長”已“預告”非核家園的代價,電價至少要漲兩成以上。

  臺軍事專家宋兆文批評,民進黨既然堅決反核電,信誓旦旦説不缺電,為何關啟核電機組後,又再厚顏無恥的開啟核二機組?當初強行關掉核四浪費的三千億,民進黨應該賠給全臺民眾!宋兆文説,民進黨堅持所有的錯都是別人的錯,這種當局只會欺騙、欺騙、再欺騙!這件事“再次證明民進黨的無賴與無恥,再次證明民進黨完全以欺騙手段達成政治目的”。(台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