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助”日代表謝長廷被轟沒用 民進黨卻説他是在“揹黑鍋”

2018年09月10日 14:49:00來源:台灣網

  臺灣包袱鋪,謝長廷是個“媚日奴”!時刻心繫寶島人民的大侃子上線了~近來,日本接連發生颱風、地震等災害,這讓不少去旅遊的臺灣遊客受困其中、被迫滯留機場,而一向宣稱“臺日關係良好融冾”的民進黨當局,在面對此次危機時,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態度皆屢遭詬病,首當其衝的就是“駐日代表”謝長廷。但大家也知道民進黨團的一貫風格,“自省”這種事兒是不存在的,不是讓民眾自己想辦法解決困境,就是罵第一時間對臺灣同胞伸出救援之手的大陸“趁火打劫”,最後更大言不慚地為謝長廷洗白稱“駐外代表,誰來做都是揹黑鍋!”。

  “燕子”颱風自4日起開始襲擊日本,大阪關西機場受到嚴重影響而交通大亂,大陸和臺灣皆有不少民眾因此滯留機場。而與大陸第一時間就派15輛大巴車接人的做法不同的是,臺當局“駐日代表處”則是……

  有臺灣網友爆料,淩晨12點打電話去臺“駐日代表處”詢問是否能幫忙找住處時,卻得到“你要住哪是你們的選擇,我要怎麼幫你找住宿”的冷漠響應,令人相當心寒。

  如此傲慢冷漠的態度也讓日本人看不下去了。有臺媒報道,位於東京都的“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在“Google”上的評價中甚至出現許多日本人用日文大肆批評的聲音,“態度非常糟糕,這就是臺灣的服務嗎?”、“接待水準真糟糕,對臺灣來説真的是一種恥辱”、“工作態度傲慢、這裡的服務太離譜了,氣死我了”、“這就是臺灣人?我討厭臺灣人!”……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還有“駐日代表”謝長廷的態度……

  當臺客身陷囹圄時,臺灣“駐日代表處”拿不出有效的辦法解決問題不説,連身為“駐日代表”的謝長廷,當下竟還在打“政治口水戰”的批評島內事務、檢討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而針對民眾對其救援不力、毫無作為的指控更全盤否認,還抱怨稱其他地方的人民也未多做要求,並對罵他的網友喊話“罵要罵得具體”、“網路影片罵我都罵三字經,有的我看年紀輕輕也不講理,罵我祖宗八代”。

  不僅如此,謝長廷還稱“大陸派輛車接人”的新聞是“假消息”,連陸委會都“配合演出”地民眾若想上大陸的救援車必須自認“我是中國人”方可,並指責大陸是“霸淩旅客”、“冷血作為”、“趁火打劫”……

  可惜,“戲精”民進黨這次又被狠狠打臉了,親歷此次災難的兩岸網友紛紛現身説法、還原真相:

  臺灣政論節目主持人趙少康為此向陸委會喊話諷刺道,你也可以喊“我是臺灣人”就讓你上車啊,但事實是你根本沒派車嘛~

  眼看罵聲越來越大,後知後覺的民進黨終於開始“止血”了,只不過這手法依舊難逃“不要臉”的“民進黨風”!

  比如有民進黨人士認為根本問題出在體制上,因為各辦事處的處長都是外事部門任命,並非“駐外”代表,誰來做都是揹黑鍋。對此,前“立委”孫大千批評,這真是赤裸裸的爭功諉過。

  孫大千諷,“臺日關係良好融冾”是民進黨一直挂在嘴上的話,吹噓炫耀敲鑼打鼓到大家耳朵都長繭了,如今不想一場颱風便打回原形,“事情做得好,就是政務官領導有方,就是執政黨的驕傲政跡;事情搞砸出包,就是事務官消極散漫,就是公務體系的結構共業”。

  “有一個問題是謝長廷必須面對的”,孫大千指出,謝的心中有沒有想到臺灣受困的旅客們,有沒有指示大阪辦事處積極協助,“如果謝下達指令而被漠視,大阪辦事處罪無可恕,如果壓根都沒有想到,那麼謝才是罪魁禍首”,若事後還要推卸責任給下屬,更是罪加一等,無恥至極。孫大千更直言,當民眾覺得“駐日代表”還比不上一位認真的導遊時,恐怕最該離開的人“就是你,謝長廷”。

  儘管謝長廷已經被罵得狗血臨頭了,民進黨“立委”卻還在辯稱,其實他確實有在做事,“只是做到沒有一百分”……

  聽聽這話,“沒有做到一百分”,不知道還以為是吃瓜群眾要求太高呢~國民黨民代柯志恩對此表示,謝長廷對於突發狀況的處理根本是“非常非常大的零分卷”;

  馬辦前秘書長羅智強也一語中的地指出——謝長廷做到的根本是負分!更直言,謝長廷這次被“最瞧不起的大陸”完全比下去了,“你能學到大陸的半分就好”!

  “最重要的是細不細心,有沒有同理心”,趙少康如是認為,大陸如今的強盛是事實,就算謝長廷為臺灣民眾提出同樣的“派車接人”條件,人家關西機場也不見得理他,“但你至少要爭取一下,做不到我們也不會怪你”,而不是在一旁做些講些有的沒的。

  縱觀此次事件,臺當局“駐日代表處”的表現與大陸形成了鮮明對比,島內不少網友在罵謝長廷、罵民進黨的同時也表示,“以後在外面發生事情,找‘中國大使館’肯定比找‘駐日代表處’有用”!

  有道是“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從“駐日代表”到“助日”代表,謝長廷早已惹得民怨沸騰;與此同時讓民眾怨聲載道的還有民進黨的所有官員,看來“係出名門,爛貨一堆”如今已成為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的“新標識”了!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與台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楊旋]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