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亂搞政治整垮經濟 蔡當局“政績”遭鐵票倉“打臉”

2018年04月23日 10:43:00來源:台灣網

  臺灣包袱鋪,高雄民眾很無助!我是“隔海”觀時事的大侃子~這兩天高雄又有一家飯店倒閉了,這其實根本算不得什麼事兒,但店家卻挂出了“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的海報,這咱就還真的侃兩塊錢的了。

  尤記得當年,民進黨靠一句“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的響亮口號贏得了選舉,但沒想到如今風水輪流轉,不僅口號被民眾改了,發生的地點還是有著“綠營鐵票倉”的高雄!

  據悉,這家倒閉的店名為“雅宴招待會館”,還是高雄的名店之一呢,其負責人鄭東元日前自製“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的大海報挂在門口,引發了廣泛關注,對此鄭表示,民進黨在高雄長期執政,但高雄的經濟卻每況愈下,因此自製海報表示不滿,“民進黨在高雄執政這麼久是時候該政黨輪替了”。

  此外,在受訪時鄭東元還指出了高雄如今面臨的幾大問題:從過去全臺第二大城淪為老三,城市整體消費力持續下滑,留不住年輕人及高端市場……他直言,如今高雄的經濟出現了嚴重問題,而民進黨卻整天忙著搞政治,根本不關注基層百姓的經濟民生及招商引資,痛批“民進黨只會拼政治,不會拼經濟”!

  經常關注臺海新聞的朋友都知道,高雄=綠營鐵票倉!而此番出現這樣的海報和批評足以説明,自民進黨執政以來,力推的諸多政策不僅引發了民眾不滿,“拼經濟”的空口號也讓其昔日的支援者認清了一個現實:選民進黨,他們是被騙了……

  然,有如此現象的又何止高雄……據臺媒報道,蔡英文當局執政的兩年來,包括高雄在內的多個縣市已經掀起了飯店“求售潮”,且很多還要賣都賣不出去,只得轉作他用,店家皆已遍體鱗傷。

  而比起高雄這家飯店的抗議海報,臺北市一家書店門口貼出的對聯也將對蔡當局的怨氣表達得淋漓盡致,上聯是:“英明有虧,嘆民主淪落,罄竹難書言難盡”,下聯是:“文治無能,哀進步停滯,‘滿朝’空談政空轉”,橫批:“清名易得為政難,若不恤民即無德”。

  臺灣《中國時報》在20日發表的評論文章中也指出,現在臺灣高端企業和年輕人都排隊等著出走,“走不了的民間小商家,有的半門虛掩等著客人到府,有的望著窗外哀聲嘆氣,無可奈何之下,有些商家在店門口貼出對聯,表達心聲”。

  眾所週知,自蔡當局上任後因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急凍,而對內也因推行“新南向政策”、“前瞻計劃”、“年金改革”等政策引發民怨,民調的持續下滑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次連最挺民進黨的地區都發出轟其下臺的怒吼了,不知道蔡英文和她的小夥伴會不會反思呢?

  當然——不會!

  來看看這位民進黨議員是如何為“鐵票倉跳票”作解釋的吧:民進黨曾批判馬英九是“數字治臺”,而這個綠營小姐姐一上來就先祭出“數字陣”,説從經濟指數上看,民進黨與馬英九執政時期好很多了啊;之後拿出“甩鍋招”,説飯店倒閉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啊,店家不要都怪到民進黨身上,你們自己也要轉型啊;接著開始“數政績”,説陸客雖然不來了,但日本和東南亞客人有增加啊,而且像臺中市長林佳龍之類的也有積極的幫地方在招商啊;最後搬出“誠懇臉”,表示雖然民進黨做了很多“復興經濟”的事,但若人民感受不到,那蔡當局也會“好好檢討”……

  聽完這番説辭後,其他嘉賓表情是這樣嬸兒的:

  還有這樣嬸兒的:

  連主持人都忍不住出手了:

  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先發制人的表示,如果議員給出的數字是正確的話,那只能説“蔡英文算是很好運”,而事實是,高雄在民進黨近20年的執政下,現況用兩句話就能形容:1)年輕人沒未來;2)觀光客進不來。

  政治評論員唐慧琳更爆料,陳菊當高雄市長時平均每年舉債100億(新台幣,下同),光是短期負債部分,每年高雄市民就要負債21億,“就是説高雄如碼頭、觀光這些都是用錢堆出來的,但並沒有為人民帶來實際效益”。

  “我們的‘南向’就是搬一堆銀子讓那邊的廠商來跟我們借錢,我借你錢這就算有成績了”,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也一語便戳破蔡當局“新南向政策”的真實面目。

  至於那位“綠委”的“甩鍋”強辯,洪孟楷是這麼懟回去的:

  自詡為“最會溝通”的蔡當局,如今不僅在多項爭議性議題中淪為“最會設拒馬”的執政黨,更讓“拼經濟”的“第一要務”淪為赤裸裸的幹話,難怪賴士葆會諷刺“民進黨就是很會拗”。

  有道是“物必自腐而後蟲生”!民進黨執政不到兩年就遭遇了政黨認同度雪崩式下滑的危機,其中最受民眾詬病的就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及最常放在嘴邊的“拼經濟”議題,而“陳抗”可以説是民眾對蔡當局施政不滿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了。若其連民眾的抗議聲都能充耳不聞,那它的“敵人”恐已不是國民黨,而是與民意愈拉愈遠、逐漸被民眾排拒的民進黨自己了。如此政黨,大概最終真會被民眾用選票好好教訓一番了!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與台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楊旋]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