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性教育該怎麼教?臺灣初中生健康教材被質疑鼓吹性解放

2018年01月26日 10:11:00來源:台灣網

  臺灣包袱鋪,編訂教材請嚴肅!我是每天關注臺海動態並不忘與小夥伴分享島內奇聞異事的大侃子~今天冒著刺骨寒風、頂著大黑眼圈的侃爺剛一到公司,撩叔就以一副撩人的狀態大喊:今兒對岸又鬧笑話了嘿!

  啥事兒?迫不及待打開電腦的侃爺一看,瞬間精神了——由臺灣教務部門審批的初中生健康類教材,內容中竟出現了極其荒誕的性觀念!

  其實,學校為初中生普及健康知識本無可厚非,但與一般健康教育課程中以學習男/女身體構造、特徵為主的內容不同,這次由翰林出版的初中《健康與體育二下》教科書中,竟編入了“雙方自願、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滿足自己的性與愛”這樣的內容!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目前島內中小學正在選擇2017學年下學期教科書,而此番翰林在出版書中提到的性教育內容也引發了臺灣家長及教育界人士的不滿與齊轟。

  臺灣的相關規定中明示了16歲以上的性行為才是合法的,但此次給初中生的健康教育課本中卻出現了“亂七八糟”的內容,有臺灣老師直言,偏頗的內容只會讓教育往下沉淪,甚至讓孩子解讀成錯誤的性觀念,性教育也會變成性解放。

  長期關注性別教育的安定力量聯盟主席孫繼正表示,初中生身心靈尚未成熟,怎麼可以把不當性別教育納入課程,“太離譜了”!他還指出,其實翰林編列不當性別與性教育教材非第一次,去年二年級上學期的健康教育課本中,也出現“若性別是女生,喜歡性別也是女生,長大可以去動手術變性”這樣誤導學生性向及鼓勵同性戀的內容,嚴重影響了下一代建立正確性別與性愛的觀念。

  高雄市杉林初中健康與體育老師余政霖認為,如今網路發達,學生很容易從中獲取性愛文章及圖片,而健康課程就是要引導學生用正確的觀念看待性愛,既然臺灣有規定16歲以上的性行為才合法,那這一教材中提及的一些內容明顯違法,這會讓學生失去是非觀念。

  臺中市一初中教師也指出,翰林版教材內容或許是要教導13至15歲的初中生“何謂性侵害”,但也可能會誤導學生只要“自願、不傷害他人,就可發生性行為”,如此恐降低島內首次性經驗的年齡、助長未成年懷孕,成為負面教材!

  臺中某高中教務主任則強調,如今性別教育已向下延伸至小學高年級學生,雖然孩子在生理上提早成熟,但心理不見得同步成熟,教材若讓孩子解讀成錯誤的性觀念,性教育反而變成性解放,難保日後臺灣不會教出“豪放女”或“縱欲男”。

  萬里初中家長會長林宜昌也稱,現在臺灣的健康教育課程完全走偏,根本是灌輸錯誤觀念,初中生本就正處在事事好奇的青春期,此課程的內容恐會令孩子誤以為“學校教的事情就能做”而産生偏差想法或行為。

  臺灣家長會長聯盟等團體要求臺灣教育部門導正教科書中的不當性教育內容(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除了大人們對翰林版教材有不滿外,一些臺灣學生也認為該課程內容很不適宜。

  大甲高中三年級學生邱玟儒就説,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欲,對於性這方面也是與生俱來的,但一個人就算滿20歲了,對性知識也未必全面成熟,更何況是未成年了,所以站在教育的前提下,該以“明確且適合的方式”來教導學生更充分了解此問題,“但想不到教科書竟出現這種字眼,我非常不贊成,而且具有誘導的成份在,真的十分不妥當”!

大甲高中高三生邱玟儒對教科書中談及的一些內容很不贊成(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某私立初中二年級陳姓女同學也説,既然規定16歲以上性行為才合法,那就代表未滿16歲不管是不是自願或會不會傷害到別人,都不宜發生性關係,若在心智尚不成熟時就因好奇而偷嘗禁果的話,一定會造成彼此的傷害,“也許會懷孕或影響課業”。

  以上不管是家長、老師還是學生的説辭和態度,應該都算相對“溫和且堅定”,但活躍在網路上的臺灣網友可就不是這麼“好説話”了,多數人都把這一荒謬行徑産生的原因“歸功”在了蔡英文和民進黨的頭上。

  另一部分網友更認為這是臺灣“日奴”的奸計,“遺毒就是要把臺灣‘日本化’”“把日本性文化發揚光大”。

  其實,這已經不是臺當局第一次在教材中納入不恰當內容了,尤其是自民進黨執政後,臺灣的教育體系更陷入了“意識形態”之爭,首當其衝被荼毒的就是臺灣的莘莘學子,對此,有人哀嘆:“聰明的旁觀者會從這些人的所作所為中,看到臺灣失了方向的未來。”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與台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楊旋]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