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古風的正確打開方式!蔡當局欲用“教育鎖臺”low爆了

2017年10月12日 10:13:17來源:台灣網

  臺灣包袱鋪,課綱套路多!我是最近走低調優雅有內涵路線上癮的大侃子~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夏去秋來、落葉漸盛,關掉冷氣穿起了長袖長褲的侃爺我正坐在窗邊傷春悲秋、吟詩作賦之際,剛沏好茶經過的懵girl聞言後幽幽地飄來一句:“人家臺灣鬧‘去文言文’正熱呢,你倒還有閒心裝文青”。侃爺的“穿越之旅”一秒破功……

  

  是啊,臺灣最近因為高中課綱大幅縮減文言文比例的事兒鬧得還挺熱鬧,具體的情況侃爺就不多贅述了,但這刪減理由成功地引起了侃爺的注意:有説因為文言文太過晦澀,難懂又難學,讓學生和家長都壓力很大,反正考試也是要翻譯成現代文,不如直接學白話文的;有説是因為臺灣的高中生認為文言文都是在“造大陸的神”,應該多宣傳“臺灣主體意識”的作品,所以希望“除之而後快”的;更有臺灣的所謂“教授”表示“時代變了,課本能不變嗎”?

  對於以上的原因,侃爺都是服氣的!畢竟姆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詩詞歌賦、八股駢文等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中華文化,必須好好學習!

  

  説文言文難懂難學難背,侃爺是承認的,當年在小黃燈下吭哧吭哧地邊錘腦袋邊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那些畫面還歷歷在目,可後來姆們在哼唱周傑倫的“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時,可是沒覺得古文很無聊呢~

  這一説到周傑倫,就不免提到方文山;提到方文山,就想到了“中國風”。還記得當年臺灣超級歌壇巨星周傑倫説出“中文最屌,中國風最酷”的時候,多少男男女女為之傾倒啊~

  如果蔡英文當局早些年提出什麼“去中國化”“減少文言文”這些個她引以為傲的“文化臺獨事業”的話,那恐怕我們就聽不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鄧麗君、“蘭亭臨帖行書如行雲流水”的周傑倫,或者在梅邊“春水望斷夏花宿粧殘”的王力宏了……

  

  要知道,文言文也好、古風也罷,它們在中國文化史中都代表著精粹、高尚與典範,不是所謂過時的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它早已滲透在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周傑倫、費玉清、鄧麗君、王力宏、陶喆等紅遍兩岸的臺灣知名歌手都唱過“中國風”歌曲,侃爺的偶像周董更是憑藉與方文山的強強聯手,打造了如《東風破》《青花瓷》《發如雪》《蘭亭序》等廣為流傳的佳作。

  你們也許不知道,《東風破》可以説是流行歌曲“三古三新”(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中國風”的開山之作。

  就拿歌詞中的那句“你走之後,酒暖回憶思念瘦”來説,其靈感來源是李清照的那句“應是綠肥紅瘦”。

  《發如雪》這首歌就更厲害了!

  

  首先曲名便是來自“詩仙”李白《將進酒》中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接著歌詞中的“邀明月,讓回憶皎潔”和“我舉杯,飲盡了風雪”兩句皆是受李白的《月下獨酌》中“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得到的啟示。

  “繁華如三千東流水,我只取一瓢愛了解”這句就不用説了吧,誰不知道《紅樓夢》中寶玉對林妹妹的那句“任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飲”~

  還有更6~~~那句“是誰打翻前世櫃,惹塵埃是非”一句中“惹塵埃”是出自《六祖壇經》中六組惠能反駁禪宗五祖弘忍的詩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在周傑倫之前,臺灣還有一位堪稱華人音樂史上不可替代的超級歌星,她就是——鄧麗君!

  她留下的很多作品中,處處可見中國古詩詞的魅力。

  取自詩經《蒹葭》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歌曲《在水一方》再令人耳熟不過了~

  《但願人長久》更直接把蘇軾《水調歌頭》的詞拿來當歌詞唱,後又被王菲、李健等翻唱了多個版本~

  《人約黃昏後》則是以南宋著名女詞人朱淑真的《生查子》為靈感。

  還有《幾多愁》《獨上西樓》《胭脂淚》等歌曲無一不是受古文與詩詞的影響~

  難怪有人説:當中國古典詩詞遇到鄧麗君簡直是絕配~

  看了這麼多,是不是覺得侃爺超有文化的~那是,“文青”能白當嘛?

  如今,更有像《中國詩詞大會》《漢語橋》等越來越多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基調的電視節目大受歡迎,其中不僅有兩岸的參賽者更有許多外國青年,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追求可以用“如饑似渴”來形容。

  當大陸、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乃至世界各地,都在重視中華文史的今天,由“親日係資深獨派大佬”李登輝“首席愛徒”蔡英文領導的臺當局反而要借學生之口、教育部門之手“去中舔日”,通過減少文言文比例的方式企圖用“教育鎖臺”,以滿足民進黨“臺獨”的政治目的,這種做法不僅讓臺灣真正的學者痛心,也讓網友生厭感嘆:政治不該和教育搞在一起!

  更何況,身為蔡當局“乾爹”的日本,他們的傳統文化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取經自中華文化啊,蔡英文如此搞“文化臺獨”不怕被“乾爹”罵“不孝”嘛?

  曾經有很多臺灣民眾以自己更加完整地保留了中華傳統文化而自豪,如今蔡英文執政的當局卻在為能夠讓臺灣青少年抹掉與自己祖先、自己文化的歷史聯結而沾沾自喜,難怪有島內學者悲哀預言:“教育鎖臺”政策將導致臺灣三五年內文化優勢完全喪失,年輕一代更將缺少競爭力。

  最後送給蔡英文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與台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楊旋]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