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巨浪一天奪6命 全臺十大最危險海域皆是熱門景點!
假日時的石門白沙灣海域,民眾戲水情形。(圖片來自臺媒)
台灣網9月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2日,宜蘭海邊連續發生4起瘋狗浪落海意外,造成6死1傷1失蹤慘劇。這些長浪形成時機多是在季風來臨及臺灣附近有颱風時,因此臺當局“海巡署”公佈了“全臺灣10大危險海域”,光是北部就有4處上榜,皆是熱門景點!其餘中部有2處、南部3處、東部1處。
1.北部地區
新北市石門白沙灣:因地形凹槽、海流不穩,時常出現海流漩渦,漲潮退潮最大落差達2公尺以上,一不注意就被海浪卷走。加上此處的海流拉力大,平均10秒就把人拉到外海。
新北市三貂角萊萊磯釣場:海蝕平臺地形,水深15~20公尺且是潮流匯合處,加上海浪大亦不適合戲水。
基隆市和平島海域:和平島公園內的海水游泳池設有救生員,但池外沿岸海流強,常出現大浪,常發生泳客隨著潮水被漂到外海的意外。
基隆市外木山海域:包括大武侖澳底沙灘、海興游泳池水域,不時會發生遊客被浪卷走,這兩處均有義務救生員駐守。
2.中部地區
臺中市清水北防波堤海域:此處被視為“海釣天堂”,但入秋後東北季風增強,巨浪的高度超越防波堤,害釣客來不及逃跑。
彰化縣王功漁港至新寶溪出海口海域:退潮時的潮間帶離岸邊2、3公里遠,還有方便蚵農出海的道路,可開車駛入,但要小心漲潮時間,否則來不及上岸。
3.南部地區
臺南市安平港海域:四草大橋和安平舊港南堤,因為浪大、海流不穩,過去溺水意外頻繁,不過在強力倡導之下,遊客較少前往了。
高雄市旗津海域:是匯集太平洋流、二港口和回轉流等3道海流,颱風過境後,旗津海域的沙灘地貌改變,沙岸出現陡坡,一旦遊客踩空又遇到暗流,就容易發生意外。
屏東縣恒春鎮香蕉灣:位於船帆石與砂島中間的珊瑚礁海灣,是臺灣少數僅存,數百公尺長的海岸原始林,貝殼沙灘純度世界上數一數二,美麗卻暗藏陷阱,一般遊客不熟悉漲退潮時間的話,容易發生意外。
4.東部地區
七星潭海域:花蓮著名觀光景點,是一個礫石鋪陳的新月形海灣,海底地形奇特,海面看似平靜,實際上離海岸不到 50 公尺,深度突然下降並形成暗流,經常有遊客被突如其來的瘋狗浪卷走。(台灣網 娟子)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