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罷昌案”對“臺獨”發出嚴厲警告 選民已厭倦民粹政客

2017年12月18日 08:23:00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罷免黃國昌”投票結果出爐,受濕冷天氣影響,投票率過低,雖然贊成票比反對票多出2萬多,最後仍功敗垂成。不過,這樣的教訓已經足以讓綠營政治人物心生警惕。

  天氣因素是罷免未成功的關鍵

  “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罷免案投票16日上午8時登場。雖然上午氣溫驟降又下著傾盆大雨,但不少投開票所一早就有民眾排隊,不少老人拄著拐杖去投票。黃國昌上午9時現身汐止白雲裏活動中心投票所,完成投票後面對記者提問僅説“謝謝”,低調離去。新北市選委會統計顯示,罷昌案選舉總人數25.5萬人,共有7萬多人投票,投票率為27.75%,其中同意票48693票,不同意票數21748票,未達門檻63888票、罷免未過關。但黃國昌汐止老家白雲裏同意票比不同意票多300票,讓黃顏面無光。

  發起罷免的“安定力量”主席孫繼正稱,天氣影響投票率,黃國昌是“靠風雨倖存的政客”,若還敢作秀不知道謙卑道歉,那下回就沒機會了。中央日報網路報分析稱,投票率不夠高,是罷免案未能成功的關鍵因素。與此同時,這次罷免案是單一目的投票,沒有與任何其他議題綁在一起,何況16日又濕又冷,天氣實在太糟,要讓很多選民特地為此出門投票,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 

 

  《中國時報》17日稱,黃國昌因“太陽花學運”躥紅,當選“立委”後打著“轉型正義”名義,力推同婚、廢除死刑等議題,只要不同意見者,不管藍綠都被批鬥成反改革。“安定力量”稱,他們罷免黃國昌就是因為他當選前後態度不一,甚至推動同婚法案也沒有問過選區選民意見,這是對選民的不尊重。如今他們拿下近5萬選票,“張張選票都是對黃國昌的怒吼,堪稱難能可貴”。

  過去6次罷免均未成功

  國民黨當局遷臺後於1950年頒布“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1980年完成“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的制定。“選罷法”規定,罷免分為提議、聯署和投票三階段,30多年來始終維持這一流程,只是在進行方式與各階段門檻上有所調整。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馬英九當局元氣大傷,反國民黨勢力瞄準當時積極為服貿協議辯護的國民黨“立委”,最終只有針對蔡正元的罷免進行了投票,但未成功。綠營質疑“選罷法”門檻太高。2016年1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選罷法”修正條文,罷免投票的各方面限制都大幅放寬,包括提議門檻降為1%,聯署門檻降為10%,通過門檻則改為“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

  除了黃國昌的罷免案以外,臺灣“中選會”資料顯示,過去成案的“立委”罷免案共有6個,6次均未成功;就算是以去年修改過的罷免門檻來看,過去六案仍然不成立。

  選民厭倦民粹政客

  黃國昌罷免案未過,但這樣的結果比乾脆把他罷免更難堪,對蔡英文來講也很尷尬。分析稱,民進黨內部都知道,黃國昌深受蔡英文喜愛,有人甚至私下稱他才是真正的“小英男孩”。民進黨在“罷昌案”中雖然表態力挺黃國昌,卻未強力動員,想借機測試黃的基層能量。《天下》雜誌最新調查顯示,“時代力量”在年輕人中的支援率下降。

  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稱,同意罷免票大幅超過不同意,代表地方民意對於不適任民意代表的厭惡,相信也可給所有民代一個警惕,如果沒有與民眾站在一起、如果不能代表民眾監督當局,民眾也會直接傳達不適任聲音。中央日報網路報17日評論稱,對黃國昌來説,雖然投票結果讓他保住了“立委”席位,但同意罷免與不同意罷免的票數,相差如此懸殊,其實已等於是宣告了他的失敗。即使他留在“立法院”,恐怕也是尊嚴有失、影響力大減,因為人民已發出如此強烈的不滿與不信任的資訊。《中國時報》稱,黃國昌兩年前獲8萬選票當選,不可一世,這次期中考結果雖宣告失敗,卻只剩2萬人選擇跟他站在一起,足見民眾已厭倦操弄民粹、讓臺灣社會陷入分裂、紛亂的政客及政黨。

[責任編輯:郭碧娟]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