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大幅降低“公投”過關門檻 “獨派”打擦邊球觸及兩岸底線

2017年12月13日 09:47:00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立法院”12日三讀通過“公投法”修正案,降低相關門檻,但“修憲”“領土變更”等敏感議題未納入“公投”範圍。臺媒直言,蔡英文和民進黨關鍵時刻的退縮顯示他們很害怕立即引爆兩岸的對決及攤牌,“直截了當地説,就是怕大陸打過來”。

  廢除“鳥籠公投”

  這次“公投法”修正的重點在於廢除所謂“鳥籠公投”。三讀通過條文規定,“公投”年齡從20歲降至18歲;在“公民投票案”提案人人數門檻方面,從最近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選舉人總數的千分之五降至萬分之一;聯署人數應達到提案時由最近一次“大選”選舉選舉人總數的5%降至1.5%;“公投”通過門檻廢除“雙1/2制”,改為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達到投票權人總數的1/4以上,即為通過。蔡英文12日稱,“打破鳥籠、還權於民,這是人民做主的歷史時刻”。

  東森新聞網12日稱,以去年“總統大選”選舉人數達1878.3萬為例,未來1879人就可提案發動“公投”,28萬人可以聯署成案,470萬人參與“公投”投票,且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公投案”就算通過。聯合新聞網稱,藍綠此前合計發動了6次“公投”,但由於“雙1/2門檻”,沒有一次成功,“公投法”因此被稱為“鳥籠公投”。2004年陳水扁拋出“強化國防公投”“對等談判公投”,最後都因為投票人數未達全臺投票權人總數的1/2以上,沒有通過。但是如果“公投”通過門檻改為現在的比例,則這兩項“公投”的同意票都超過600萬票,佔總投票權人的1/3以上,且遠遠高過不同意票,兩案均可獲得通過。

  6次“公投”激化對立

  這次三讀的內容還包括,全臺性“公民投票”依“憲法”規定事項外,其他包括法律之復決、立法原則之創制等;地方公投部分則可適用地方自治條例或是地方重大政策的復決、創制,預算、租稅、薪俸和人事不得公投。“時代力量”提出將“兩岸協商強制公投”,遭藍綠聯手否決。馬英九12日稱,“公投法”修正案主動排除把“領土變更”納入“公投”,“是擔心如果有一天可提案放棄大陸國土,民進黨反而不敢做”。

  據《中國時報》12日報道,國民黨“立委”在初審階段,判定民進黨執政不敢貿然走險棋,上演一齣“放手戲”,要民進黨完全執政完全負責。“時代力量”則鼓噪“全臺性公投應該要適用‘憲法修正案之復決’‘領土變更案之復決’以及‘新憲法之制定’”,並提案增訂“未來兩岸間的政治協商,應由總統經行政院院會決議,交由中選會辦理公民投票”。但是民進黨最後還是提出修正動議,“領土變更及修憲不列入全臺性公投適用項目”,顯然了解此議題的複雜性。

  聯合新聞網回顧稱,過去6次全臺性“公投”,分別為2004年陳水扁為拼連任提出的“強化國防公投”“對等談判公投”;2008年藍綠各自提出,合併“立委”選舉的“討黨産公投”“反貪腐公投”及合併“總統大選”舉行的“臺灣入聯公投”“務實返聯公投”,每次都挑動藍綠支援者的敏感神經,激化臺灣社會對立。這次“公投法”修正大幅降低門檻,未來“公投”亂象只會愈演愈烈。

  警惕“隱獨”“暗獨”

  親民黨對“公投”門檻放寬大為憂慮。黨團總召集人李鴻鈞稱,以後可能地不分東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得周周公投、月月公投”;將來如果不去投票,權利義務就會被少數去投票的人所改變,完全違背基本的民主原理。

  《中國時報》稱,長久以來,“公投”對深綠而言是“臺獨神主牌”的另一面,將“領土變更與修憲”納入公投事項,並下修過關門檻,一直是深綠不放棄的目標。但蔡英文執政後,必須顧及兩岸關係穩定的重要,因此上述敏感議題在朝野協商時,藍綠都有共識不納入修法。聯合新聞網擔憂地説,現在“公投鳥籠”打開了,“飛出來的是引領民主向前的白鴿?還是啄食臺灣民主根基的禿鷹?”《聯合報》12日發表社論稱,降低過關門檻,改採“相對多數”,必將把臺灣帶入動蕩。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稱,只要民進黨堅持,以其在“立法院”的優勢,通過“公投”實現“法理臺獨”便近在眼前,不過當真正挑戰到來的此刻,他們卻退縮了。這是因為他們看到大陸沒有任何容忍“臺獨”的可能性,“當領土、國旗、國號變更等臺獨議題可以納入公投時,勢必迫使大陸放棄以和平方式發展兩岸關係,並依據反分裂國家法採取非和平方式處理激進的臺獨動向”,這就是兩岸關係的現實。文章同時提醒説,當“公投”門檻降低,在“明獨”“激獨”和“法理臺獨”都不可行的局面下,各種“暗獨”“陰獨”“隱獨”和“小獨”議題恐怕無法排除,以至於將持續增加臺海的不穩定因素。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