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進入“哥本哈根時間” 48小時談判決定成敗

時間:2009-12-16 08:28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哥本哈根12月15日電 (記者 李洋)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高級別會議當地時間15日下午(北京時間16日淩晨)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貝拉中心開幕,全世界高度關注。

  在今後幾天時間裏,世界大多數國家的領導人也將來到會場,參加這次史無前例的氣候峰會。世界由此進入了“哥本哈根時間”。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高級別會議開幕詞中説,現在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這裡。他呼籲各方妥協,為在2010年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奠定基礎。他説,“如果現在不能夠採取一項真正的全球行動,每一位公民的福祉就將處於危險之中”。

  潘基文還特別指出,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支援是這次氣候變化談判取得成功的關鍵。  

  他表示,要達成協定需要從五方面入手:工業化國家要制定更加雄心勃勃的中期減排目標;發展中國家應當就限制排放增長採取更多行動;制定所有國家參與的適應框架;提供用於氣候減緩的資金和技術;建立一個能夠讓所有國家都有發言權的透明和平等的管理機制。

  本屆氣候變化大會主席康妮?赫澤高同日表示,本屆會議需要達成一項全面協議,否則未來的氣候變化談判就可能陷入永無休止的危險境地。她還指出,接下來的48小時談判最為關鍵,將決定峰會的成敗。

  根據2007年“巴厘路線圖”計劃,目前的氣候變化談判分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特設工作組和《京都議定書》特設工作組兩個框架下展開。目前,有關協議草案仍在討論之中。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這兩大陣營還存在很大矛盾。有一些發達國家不願承擔自己的減排責任,卻反而向發展中國家施加了不少苛刻條件,遭到國際社會的批評。

  《京都議定書》為除美國以外的幾乎所有發達國家規定了強制減排義務,而發展中國家自願減排。美國于2001年退出了《京都議定書》。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于慶泰15日公開揭露了某些發達國家對《京都議定書》的錯誤做法。

  中國總理溫家寶將於17日到18日出席高級別會議,並將發表講話。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18日抵達哥本哈根,出席最後階段的會議。英國首相布朗已經在15日抵達哥本哈根,比大部分國家領導人提前了兩天。布朗也呼籲各方加快談判進程。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以往通常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各方的談判會議,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為推動此次大會成功,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呼籲各國領導人在會期的最後兩天參會,目前有一百多國領導人確認出席,使會議升格為領導人峰會。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表示,共有4.5萬人申請出席本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這一數字實際超出貝拉中心接待能力3倍。目前有關方面已經停止了記者註冊,並限制非政府組織的入場人數。但即便如此,會場外仍是人滿為患。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