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輿論高度評價兩會復談:積累共識行致遠

時間:2008-06-15 08:4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香港6月14日電 6月11日至14日,海基會代表團赴北京與海協會進行兩會恢復接觸後的首次商談。兩會就兩岸週末包機、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兩項議題簽署紀要、協議。香港和澳門輿論對此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兩會中斷近10年後恢復會談,一如各方期盼取得了豐碩成果,其意義不僅僅是取得具
體成果,而且標誌著兩岸關係已由緊張對立轉往和平發展的方向。

  香港《文匯報》發表《兩岸關係新開端 積累共識行致遠》的社評説,兩會復談並簽署紀要、協議,其意義不僅僅是取得具體成果,而且標誌著兩岸關係已由緊張對立轉往和平發展的方向,這一歷史的轉捩點是繼“汪辜會談”之後一個新的起點,顯示出兩岸雙方有智慧、有能力通過協商談判,造福兩岸同胞。

  社評説,兩會復談的實際成果,為兩岸同胞辦了兩件實實在在的好事,立即受到了兩岸同胞的普遍歡迎。兩岸民眾期盼已久的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春天已經到來。

  《大公報》發表社評説,此次兩會復談,就週末包機和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簽署紀要、協議,實在是一件非常了不起和值得歡迎的大事,不僅營商者及民眾共同稱便,“兩岸一家”的親和氣氛大大加強,更將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社評説,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港人實在非常高興看到復談的兩項成果,更為兩岸緊張局勢能夠儘快解除而欣慰,未來兩岸如能攜手合作、振興中華,實是全體中國人的福氣。

  《香港商報》評論文章表示,萬眾矚目的兩岸兩會復談,經過密集協商後取得重要成果。《香港經濟日報》社評説,兩岸在經濟合作上已走上快車道,更多加強經貿關係的政策將陸續推出,有利於拉近兩岸民心。

  《成報》社評説,面對兩岸新發展,香港也需要適應新形勢。整體來看,兩岸直接“三通”定會增加海峽兩岸及香港的經濟交往,經濟的“大餅”也會愈做愈大,對兩岸有好處,對香港整體經濟都有好處。

  《澳門日報》13日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篇章》的社論中説,開辦兩岸週末包機、實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順應了兩岸同胞要求加強交流合作的共同願望,對於帶動兩岸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密切兩岸同胞交往、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意義重大。

  澳門《新華澳報》社論認為,兩岸兩會恢復商談是“先易後難的典範”。兩會對兩岸週末包機和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取得共識,顯示兩會恢復協商後的首次會談開局良好,成果豐碩,效果令兩岸人民都感到滿意。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