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看陳水扁臉色選舉 謝長廷有苦難言

時間:2007-11-15 10:05   來源:台灣網


  謝長廷的命運真是前途未卜,選前是如此坎坷,選後應該會更加坎坷。因為謝長廷面臨的是被綁架式的選舉,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無法自主,一切都要看陳水扁的眼色與臉色。今天香港中評社發表社評文章説,究竟誰在選“總統”?相信人人都稀裏糊塗。謝長廷是否會贏,未知。贏了之後就可以大展拳腳,未必!謝長廷的痛苦,豈可為外人道?

  現今的臺灣選舉舞臺上,只見陳水扁滿場飛,什麼話都敢説,什麼動作都敢做,毫無顧忌。老百姓嗆扁,陳水扁竟然也嗆老百姓,來來往往,罵聲不絕,匪夷所思,熱鬧得很。如此悖逆的表現下,實質是什麼?外行人是不知道的。因為有了嗆聲,才有焦點,才能吸引媒體的關注。選舉之中,不論正邪,唯恐沒有聲音,沒有關注。這是臺灣式選舉走火入魔的異變特徵!陳水扁是開創者,甚知其奧妙所在。

  謝長廷也不是不懂,問題在於他不敢放下架子,因為他要角逐的畢竟是“總統”,無論如何不敢邪得過份,對選民總是得有一個正面的交代。更何況前面有一個堂堂正正、大氣凜然的馬英九。如果自己做得過分,像陳水扁一樣,口不擇言,與馬英九相比之下,形象必然猥瑣難看,丟失民意。所以,謝長廷之痛苦,在於既要區別陳水扁,又要服從陳水扁,左右為難。

  觀察謝長廷至今為止的有關言論,可以發現有幾個客觀的比較值得肯定的著力點:一,一直試圖為兩岸關係的轉寰留一點點空間。二,一直試圖為臺灣經濟的發展許下一點點願景。三,一直試圖為未來美臺關係的良性互動打下一點點個人的基礎。但是,十分可憐的是,每當謝長廷在公開場合要表示一點點正面的意思的時候,都會遭受到陳水扁的兜頭蓋臉的無情打擊。

  最有意思的是近日來扁謝二人在隔空鬥嘴,如《聯合報》的社論描述的:五日,謝長廷發表“大赦臺商”等高論,並稱:“每個人當‘總統’,有不同風格,在不違反民進黨黨綱下,各有空間。”次日,扁即嗆,反對取消“百分之四十上限”,並稱謝在“行政院長”任內及初選時皆已為此背書。接著,八日謝長廷在美國商會又回批,“他(扁)做不好、做不夠、沒有做的,我來做。不然,選新‘總統’有什麼意思。”甚至又説:“泛藍攻擊他(扁),他若沒有深綠支援,就沒有人支援他了。”該作者認為,其原因有兩種可能:一、今後,謝長廷即與陳水扁作某種程度的切割,嘗試別樹一幟,並測試扁能容忍的底線。倘係如此,謝是玩真的。二、或者,此後扁謝二人即開始唱雙簧,一人扮白臉、一人扮黑臉。倘係如此,則扁謝二人是在玩假的。

  《聯合報》的社論把可能存在的兩個方面因素都説到了。我們認為,陳水扁與謝長廷之間長期存在真真假假的特殊關係。真亦假來假亦真。真假難辨,是非不清。無他,實乃政治利益的需要。
 
  社評説,無論如何,謝長廷是無法擺脫陳水扁的制約的,因為陳水扁對謝長廷有四個不準:

  第一個不準,在權力掌控方面,陳水扁黨政軍大權獨攬,唯我獨尊,不準謝長廷打主意。陳水扁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會放權,用權力駕馭民進黨的選舉是其最大手段。謝長廷如果希望勝選,沒有黨政軍的合力支援,根本就是妄想。所以,對於陳水扁的威嚴,謝長廷只能唯唯諾諾地表示屈服。

  第二個不準,在意識形態的主導方面,陳水扁高高在上,不準謝長廷有半點創新,半點出軌,半點異言。謝長廷原本意圖通過選舉造勢,全面推出改良的意識形態,開拓綠營的積極思維,加大吸納選票的力量。對此,陳水扁實施了無情打壓,絕不容許越雷池半步,謝長廷每每受挫,原因在此。

  第三個不準,在選後的政治地位方面,陳水扁不準謝長廷獲得封殺自己的能力。陳水扁積極進行佈局,絕對沒有選後退出政治的念頭。陳水扁決心佔據選舉之後政治上的制高點,尤其是要控制民進黨以及深綠板塊,務必淩駕於謝長廷之上,以長期制約執政當局的方向。對於陳水扁的這樣的決心和佈局,謝長廷難以抗衡。

  第四個不準,在兩岸關係政策方面,陳水扁絕對不準謝長廷染指。臺灣的《中華日報》評論文章指出,陳水扁將兩岸政策視為禁臠,不容旁人説三道四,更不許旁人橫加干預;而其之所以如此,無非據以操作臺獨議題,冀望卸任後取代前李登輝成為臺獨教父,進而以“臺獨”教父之姿遮掩涉入貪瀆的事實。

  面對這樣的無情的、殘酷的四不準,謝長廷只能仰天長嘯、徒呼奈何!輸不是因為自己才幹而輸,贏不是因為自己實力而贏。如此與不能生又不能死有何差異?寄人籬下的滋味,難以排遣。謝長廷難言之痛苦,獨在心頭!蒼茫四顧,悵然涕落,有何出奇? (評論員 鍾維平)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