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十七屆“湖湘文化之旅”

2018年02月01日 15:37:00來源:台灣網-青年公社

  原標題:第十七屆“湖湘文化之旅”開幕 兩岸青少年齊聚長沙奏響民樂

  台灣網8月7日長沙訊 (記者 趙燕)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6日下午,“青春暢想樂動兩岸”—— 海峽兩岸青少年民樂音樂會在湘江之畔、麓山之濱長沙上演。來自臺灣、上海和長沙的青少年民樂團同聚一堂,以音樂為媒,開展溝通交流。據悉,該音樂會是第十七屆“湖湘文化之旅”系列活動之一。國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出席當天的音樂會,會上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致歡迎辭。

   

  音樂會現場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致歡迎辭。(台灣網 趙燕 攝) 

  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在致辭中提到,青年是兩岸關係的未來,也是傳承中華文化的生力軍。希望湘臺兩地更多的青少年以文化為紐帶,常來常往、相親相愛,讓中華優秀文化薪火相傳作出積極努力。

  “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朝氣蓬勃的青年學子是兩岸關係的未來之星。希望兩岸的學子從手拉手的音樂交流開始,在‘湖湘文化之旅’活動的朝夕相處中,切磋技藝、相識與共,變成心連心的好朋友,係牢根連根的骨肉情。歡迎臺灣青年學子經常來大陸,感知大陸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巨變,體會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國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在致辭中歡迎臺灣青年多走進大陸和大陸青年溝通交流。

   

  臺灣先嗇宮青少年民樂團上臺演出。(台灣網 趙燕 攝) 

  此次演出的臺灣樂團是先嗇宮青少年民樂團。該樂團成立於2005年,先後在上海、北京、安微、江蘇等地演出,創立十二年來,名聲遠播,來自大陸與臺灣各地的邀約不斷。他們的演出以一首極具中華風情的《新龍舞》開場,據介紹,樂團欲借此曲表達出“在中華文化裏,‘龍’是力量的象徵,華夏子孫無不以自己為‘龍的傳人’而自豪”的思想。

  “臺灣樂團演奏的民樂合奏《繞境隨想》極具東南沿海地區風情、展現媽祖文化,描寫神聖的儀式與虔誠的心靈,從樂曲中能感受到溫暖和圓滿。”現場的觀眾對臺灣民樂給出這樣的評價。

   

  上海金山區學生民樂團上臺演出。(台灣網 趙燕 攝) 

  來自上海的金山區學生民樂團在演出中演奏《臺灣追想曲》。據介紹,此曲為1997年,蘇文慶為臺灣音樂節創作,承載著海峽兩岸的深情和友誼。

   

  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民樂團上臺演出。(台灣網 趙燕 攝) 

  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民樂團奏響充滿節日氛圍的《慶典序曲》,為大家帶展現湖湘美麗風情的傳統民樂《春到湘江》,並且首演國家一級作曲家楊天解老師的作品《老司城隨想曲》,老司城在湖南湘西,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統治的古都,是世界級文化遺産。

  據了解,參加第十六屆湖湘文化之旅活動的80余位臺灣青少年覆蓋臺灣島內,臺灣、湖南、上海三地青少年除在今天的音樂會上共同演奏千年民樂外,還將同祭炎帝陵,同走一段路、同唱一首歌、同吃一鍋飯,以樂會友,共話情誼。(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