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家談】習總書記為兩岸關係指路導航

時間:2015-12-29 09:33   來源:台灣網

【編者的話】

  每一年,都是嶄新的。

  一年前,當嶄新的2015年到來時,她幸運地得到了兩岸共同的細心呵護。於是,我們在這一年見證了永載史冊的成就,收穫了為民謀福的成果。

  近日,由台灣網攜手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欄目共同主辦的“2015年兩岸關係十大新聞”評選活動(第11屆)正式啟動,要為這充滿了新驚喜、新難題、新挑戰的一年畫上句點。

  或許,這個句點還沒有達到你心中的完美,但它卻凝結有我們最真誠的歡笑、淚水與真心。所以,與我們共赴這場“2015大家談”的約會吧!我們期待專家學者們的“大家之言”,也青睞草根網民們的“大家之聲”。歡迎每一個“你”,與我們共同畫好這個“句點”。

習總書記為兩岸關係指路導航

  2015年,兩岸關係在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大跨越基礎上乘風破浪克難前行,實現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亮點喜人,成果豐碩。

  習近平總書記為兩岸發展把舵導航

  2015年在兩岸關係史上最為驕人的莫過於11月7日“習馬會”,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從而翻開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開闢了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新空間。來自全球近兩百家媒體的數百名記者,見證、記錄了這一兩岸關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就兩岸關係發展提出4點意見:堅持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堅持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持為兩岸同胞多謀福祉,堅持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實際上,即將過去的一年,兩岸關係克難前行。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的主動權,緊緊掌控“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這個大舵,為兩岸關係發展把舵導航,開闢了兩岸歷史新的一頁。1月17日,朱立倫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習近平在賀電中表示:“冀望兩黨秉持民族大義,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之共同政治基礎,加強交流,增進互信,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前行,造福兩岸民眾,共成民族復興之偉業。”

  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時強調,我們應該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堅定不移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堅定不移攜手實現民族復興。這“四個堅定不移”基調鮮明,原則性極強,充分表明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決心和信心是堅定不移的。與此同時,也給期待兩岸關係繼續平穩發展的兩岸同胞吃下一顆定心丸。

  5月4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就“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攜手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系統提出“五點主張”,明確指出了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宗旨、重點,描繪了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藍圖,併為新形勢下如何繼續發揮國共兩黨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領航作用指明方向。與此同時,彰顯了大陸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自信、堅持著眼和落腳于兩岸同胞福祉的政策自信、堅持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目標是多麼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掌握兩岸發展總態勢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就對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2015年是兩岸關係關鍵年,穩中有進。

  其一,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常態溝通機制得到鞏固。5月和10月,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和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分別在金門和廣州舉行工作會面,就兩岸關係形勢以及兩岸關係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交換意見,達成積極共識,簽署了《海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和《海峽兩岸民航飛行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至此,兩岸兩會從2008年6月恢復協商以來共簽署23項協議,並達成多項共識與共同意見。

  其二,兩岸交流日益火爆,深得兩岸民眾歡迎和高度評價,“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海峽兩岸經貿論壇”、“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在2015年裏跑得更快,也更得民心。兩岸經濟持續深化融合,兩岸人民往來與基層交流更趨熱絡,惠及兩岸同胞的政策法律措施不斷推出。“兩岸一家親、家和萬事興”的溫馨,展現出了關心、服務青年和基層的誠意和決心,為兩岸關係發展更為貼近民眾生活,為臺灣基層民眾受益面和獲得感不斷增強,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從而展現出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勁勢頭。

  其三,2015年兩岸“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交流格局日益鞏固,“三中一青”政策得到充分落實,夯實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各項基礎。兩岸關係不斷向基層、向青年延伸,惠及兩岸民間、青年的政策措施不斷落實,大陸決定進一步擴大和放寬臺灣居民在大陸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的行業領域、地域範圍及經營條件,為臺灣基層民眾,特別是臺灣青年朋友們提供更多創業機遇和發展空間。與此同時,福建向金門供水項目合同年內正式簽署並動工,直接服務於金門普通民眾。

  習近平總書記為推動兩岸發展盡心竭力

  今年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中共中央,為兩岸關係發展盡心竭力。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著眼點和落腳點是要增進同胞的親情和福祉,讓兩岸同胞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兩岸一家親,家和萬事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著眼點和落腳點是要增進同胞的親情和福祉,讓兩岸同胞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今年,兩岸經濟持續深化融合,兩岸人民往來與基層交流更趨熱絡,惠及兩岸同胞的政策法律措施不斷推出,兩岸關係發展更為貼近民眾生活,臺灣基層民眾受益面和獲得感不斷增強,“兩岸和平紅利”正源源不斷地造福著兩岸普羅大眾。年初,2015年對臺工作會議提出了促進兩岸産業合作總體規劃佈局,深化兩岸金融合作,努力擴大臺中小企業、農漁民參與面受益面等新舉措,充分體現出大陸鞏固、深化兩岸交流成果,惠及更多民眾的工作思路,有力的保障了社會民生福祉。

  只要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的親情和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只要是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兩岸雙方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去做,並把好事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言猶在耳,為進一步簡化臺胞來往大陸入出境手續,自今年7月1日起,大陸實施取消臺胞簽注政策。自9月21日起,還全面實行卡式臺胞證。臺灣輿論普遍認為,這使臺灣居民登陸便利百分百,可以“説走就走”,往來兩岸更加便捷輕鬆,有助於兩岸之間信任感的提高。在人員往來方面,自2008年大陸居民赴臺遊開放至今,累計已有1300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其中在個人遊方面,已經有北京、上海等47個大陸城市開放了赴臺個人遊業務,赴臺個人遊客累計接近300萬人次,有力促進了兩岸民眾的交流往來,為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

  總之,只要兩岸同胞團結起來,攜手同心,高度警惕“臺獨”分裂勢力干擾破壞兩岸關係的圖謀和伎倆,有效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就會努力開創兩岸人民更加美好的明天。(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