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會——祝賀黨的十八大開幕

時間:2012-11-08 15:41   來源:台灣網

  11月8日9點整,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胡錦濤代表中國共産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向大會作題為《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報告。

  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改革深入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胡錦濤代表黨中央所作的十八大報告,高瞻遠矚,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總結了黨的十六大以來10年的工作,回顧總結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對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了全面部署,對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八大報告,是中國共産黨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指引全國各族人民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行動綱領。特別是,報告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對我國未來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使我們的奮鬥目標更加明確、行動方向更加具體、發展藍圖更加清晰,為我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進一步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十八大報告,高屋建瓴,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生命力,增強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鬥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並明確提出了在今後五年新的奮鬥目標和方向,這些新的目標和要求,既與十六大、十七大確定的2020年奮鬥目標相銜接,又保持了目標的連續性,並根據我國現代化進程充實了奮鬥目標,體現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路,為我們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描繪了新藍圖,開啟了新征程。

  十八大報告,全面翔實而不冗長,重點突出而不偏廢。總結回顧黨的十六大以來10年工作,客觀實在,把握得當。部署今後的工作,宏觀具體,體現了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精神。特別是報告提出的目標和措施,增強了目標的針對性,進一步豐富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形成了一個更高、更綜合的現代化概念,切實可行,既符合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意願,又深得民心,順乎民意,特別是報告中提出的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指導。

  黨的十八大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佈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一定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10年風雨兼程,10年業績輝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更要緊密的團結在中國共産黨的周圍,無論形勢如何變化、環境如何複雜,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道路奮勇前進,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