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的兩岸關係 終對誰有利?

時間:2015-02-25 15:35   來源:台灣網

  明年1月即將舉行臺灣“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客觀情勢有利民進黨重返執政,而且有機會與綠營其他政黨聯盟取得“立法院”多數席次,全面執政。可以説,選舉前夕的2015年,將是臺灣發展的關鍵年。

  臺灣《中國時報》24日社論指出,距離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已不到1年的時間,民進黨卻始終未説清楚重大政策方針。“九合一”選舉前,泛綠陣營曾針對一系列基本方向問題,對國民黨展開嚴厲的批評,但並未提出自己的主張,以接受全民的檢驗。固然馬當局執政失利,不得民心,但馬當局的失敗並不表示民進黨可以把臺灣帶到正確的道路,民進黨有責任説清楚自己的政策方針。

  新春伊始,我們願就若干重大發展方向的疑慮提出詢問,希望有助於社會面對它、討論它,共同敦促各政黨及候選人説清楚、講明白。

  首先,我們要就兩岸關係提出3個詢問:兩岸關係究竟是什麼關係?中國大陸會容忍民進黨帶領臺灣走向“臺獨”嗎?對抗的兩岸關係究竟對兩岸哪一方有利?

  要不要追求“臺獨”?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贏得重大勝利後,更顯得自信,在“臺獨”黨綱與“九二共識”問題上,立場更僵硬。前“國安會”秘書長、臺灣論壇董事長蘇起心所謂危地提出警訊,他指出,若民進黨候選人提出的兩岸政策,被認定有損臺海穩定,確定走向“臺獨”路線,大陸將主動出手,且讓臺灣“有感”。

  他的直言不諱果然引來綠營的批評,網路上也有人嘲諷蘇起幫中共對臺灣“文攻武嚇”。蘇起説的話究竟是恫嚇、危言?還是苦諫、忠言?不必也不應用陰謀論誅心,而應回到一個關鍵,那就是蘇起説的話,是不是真話?

  了解大陸社會民氣、大陸決策體系及領導風格的人,大概都不會認同“蘇起恐嚇臺灣”的粗鄙攻訐。民進黨不應該指責蘇起“賣臺”,而應該誠實回答臺灣人民內心的問題:曾經把“臺獨”定調為“天然成分”,在民進黨全代會擋下“凍結臺獨黨綱”案的蔡英文,要不要把追求臺灣獨立當做本次參選政見?

  如果要,就明明白白的把“臺獨”會帶來的後果告訴民眾,説出真話,不要曖昧模糊。

  如果蔡英文不要,那麼為什麼?怕什麼?也一樣請民進黨把話説清楚講明白。如果蔡英文不敢,那不就證明蘇起所言非虛,因為“臺獨“不是免費的夏日促銷冷飲,要付出的是如蘇起所説的,會讓臺灣人民”有感“的代價!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