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怎樣才能擺脫戰略被動

時間:2015-02-25 11:47   來源:台灣網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鄭劍研究員在《中國評論》月刊發表專文《只有大膽佔領道義制高點才能擺脫長期性戰略被動——給中國國民黨的一點建言》,作者認為:“國民黨不只在今天的臺灣,它的歷史就是一段失敗多於成功的歷史、從被動到被動的歷史。”“而導致這一結果的首要原因,就是國民黨經常不能、不敢甚至不願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提出並推行其政治主張,引領自己的黨員群眾同心戮力、發揮不可替代的歷史性作用。”文章內容如下:

  國民黨的歷史宿命

  2014年11月29日,中國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再嘗敗績,延續了馬英九大位任內不斷走下坡路的歷史性軌跡。儘管事前沒有人相信國民黨會贏,但這次失敗之慘重程度,還是超乎預料,應當稱作“潰敗”。島內評論認為,這次失敗是“國民黨1949年撤退到臺灣以來最慘的一次”、“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式大敗”(指民進黨以少勝多)、“潰不成軍”。馬英九和國民黨此次挫敗,具體原因頗多,相關高見充棟,本文不擬討論。筆者這段時間以來在對國民黨的歷史與現實的觀察中,有頗多感悟。1923年10月15日,孫中山在廣州舉行的中國國民黨懇親大會上演説時鄭重指出:“本黨自成立以來,成功的次數少,失敗的次數多。”(《孫中山選集》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P.526)筆者認為,最遲自1928年爭取張學良勢力“東北易幟”後,國民黨即開始顯露出走下坡路的歷史性態勢,一直未能有效遏制。直到孫中山的論斷發表91年後的今天,這一態勢在臺灣仍在繼續。而導致這一結果的首要原因,就是國民黨經常不能、不敢甚至不願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提出並推行其政治主張,引領自己的黨員群眾同心戮力、發揮不可替代的歷史性作用。

  中國國民黨始自1894年的興中會,歷經中國同盟會(1905年)、國民黨(1912年)、中華革命黨(1914年)時代,到1919年10月10日,由孫中山改組定為現名延續至今。其間,從辛亥革命、臨時政府、北洋政府、第一次國共內戰、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到亡命臺灣、政黨輪替等大時代,其政治主張從引領全中國潮流,淪落到被多數民眾唾棄,三民主義被共産主義取而代之;統治地域從基本覆蓋全中國,縮水到彈丸之地臺灣一隅,2000年至2008年還一度丟失島內政權淪為在野黨;組織規模從中國第一大黨,蛻變成臺灣地方政黨,凝聚力渙散、戰鬥力陡降;國際地位從亞洲第一政黨,滑降至無足輕重的蕞爾團體,世界影響更不足挂齒。在此期間,雖有過抗日戰爭時期的輝煌,但該黨最腐敗的面目,恰恰是那個時代在民眾心目中定型的。不然,就無法解釋抗擊了日本侵略者8年、以世界最強大的美援為後盾的中國國民黨和國民黨軍,為什麼在中國共産黨和人民解放軍面前如此不堪一擊,短短三年就丟掉整個大陸;而中國共産黨則僅用兩個月,便把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打回三八線,又用兩年零七個月時間將敵人牢牢釘在那裏直到今天。

  到臺灣後,國民黨曾領導創造了“臺灣奇跡”,經濟飛躍發展,但也就曇花一現,大陸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已經把這個“奇跡”送入歷史。如今的臺灣已經從“亞洲四小龍”的“領頭羊”變成“吊車尾”。問題來了:國民黨從高峰急轉直下,一直淪落到今天連一個島子幾乎不保,這是偶然的嗎?是毛澤東比蔣介石謀略更為高明?共産黨比國民黨更加走運?民進黨比國民黨更會選舉?失敗有偶然性,勝利同樣有偶然性,但至少不斷地失敗、不斷地勝利就有必然性了,任何歷史現象都是偶然性背後的必然性的反映。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沒有僥倖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