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擬擴對臺軍售 美國又耍新花樣

時間:2013-08-06 08:0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F-16C/D戰機(資料照片)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8月1日通過“2013台灣政策法案”,其中批准向臺灣出售4艘佩裏級導彈護衛艦以“增強臺灣防衛實力”,還擬接受臺灣方面購買F-16C/D戰機的請求。有細心的媒體注意到,與2011年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提出的最終流産的類似法案相比,1日通過的這項法案更強調加強臺灣防衛,並擴大了對臺軍售範圍。

  難過“三關”

  美眾議院“外委會”主席羅艾斯強調,該“法案”通過後將全力協調參議院完成立法。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分析,目前這只是美國眾議院一個委員會的意見,下一步需在美國眾議院通過,還需在參議院“外委會”和參議院通過,最後由美國總統簽字,才能最終形成立法並生效。“三關”在前,美國離真正對臺軍售還很遠。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鋒對媒體指出,在過去20年間,美國參眾兩院的外交委員會曾通過了很多關於臺灣問題的法案,都無疾而終。而對臺軍售議題大都來自國會推動,但白宮顧及與中國大陸的關係,都會將其阻殺。

  香港媒體評論説,這份法案很大程度上只是在為臺灣方面“畫餅”。基於財政與戰略方面的考慮,臺當局目前無意與美國談軍售。在臺灣“立法院國防委員會”“立委”蔡煌瑯看來,馬當局近年連編列象徵性向美國採購武器的預算都沒有,且2014年比2013年的“國防預算”少了27億元(新台幣,下同),加上島內募兵制的財政掣肘,根本拿不出錢來添置新武器。

  與此同時,許多海外媒體關注到,北京在美對臺售武上採用的是不斷升級抗議,增加難度和阻嚇的策略,即:不論美國對臺出售何種武器,不管數量多少,都會引發中方的強烈回應。這樣的策略,使美國在對臺軍售上越來越顧忌中方的態度,也越來越縮手縮腳,從品質到數量上都不敢有大幅度提升。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