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鐵路匠心雕琢“春”之藝術

2019年01月24日 10:23:00來源:台灣網

  春節團圓是大多數中國人的嚮往,回家過年是中國人心底最熱切的渴望。曾幾何時,由於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家文化”基因共同締造了“春運”這場年度大戲,每年的春運牽動著億萬中國人的心。

  春運是外媒眼中的中國奇跡,更是感受交通出行方式變化的窗口。伴隨我國高鐵網路的不斷完善、智慧服務的相繼推行,將春運視為一件藝術品進行雕琢,帶給人以幸福的感覺,既早已成為鐵路部門的服務追求,亦成為中國鐵路多年來發展的成果展現。

  正如《匠人精神》一書中所提到的,成為一流工匠的“守破離”:跟著師傅修業謂之“守”,在傳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謂之“破”,開創自己新境界謂之“離”。服務以人為本的精準,發展適應市場化的思維,惠民勇於大膽的嘗試,化解了“你出行,我運輸”的僵化,讓旅客真正實現了走得舒心,行的順暢。

  “守”于初心,讓服務更暖人心。自1954年“春運”一詞首次出現,這場被稱為“世界上最大規模人口遷徙”的全國性交通運輸“大考”,從著力緩解“一票難求”到追求“讓旅客體驗更美好”,數十年間,手機上的購票體驗驅散了售票窗口前晝夜不斷一排就是幾公里的隊伍;“公交化”運作的高鐵動車組舒緩了候車、乘車的擁擠人群,人們出行腳步的輕盈可見,折射出鐵路運輸保障能力的大幅增強,與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中,不斷創新服務,推動民生出行品質提升的不懈努力。

  “破”于傳統,讓旅途與時俱進。自鐵路部門提出要全力打造“智慧鐵路”,各種傳統服務逐漸被智慧化所取代,同時也唱響了鐵路新時代發展的主旋律。一場智慧風暴的席捲而至,手機APP、刷臉進站、VR導航、高鐵外賣相繼推行,優化了旅客購票、進站、候車、乘車、出站等出行的每一個環節。今年鐵路部門再次推出“候補購票”服務,為需購票熱門車票的旅客增添了保障。服務品質上的越來越注重細節,讓鐵路的改革發展不止于口號,讓旅客切實感受到鐵路在市場化道路上釋放出的紅利,讓旅途盡展這個時代的“數字化”魅力。

  “離”于追求,讓旅客體驗美好。從白山黑水到彩雲之南,從“最北一橫”到“沿海大通道”,一條條高鐵縱橫馳騁。“八縱八橫”鐵路網骨架的日益清晰,讓城市間的時空距離越來越短,也讓家越來越近。隨著鐵路運力和服務品質的不斷提升,推動著春運的向好轉變,帶動起鐵路運輸服務效率和旅客出行滿意度的同頻共振“雙上升”。加之,鐵路部門不斷加強與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機銜接和融合發展,變“各自為戰”為“資源共用”,化“一枝獨秀”為“百花齊放”,打通了旅客出行的“最後一公里”。提升了人們出行的幸福指數,讓回家的路越來越暢,越來越暖。

  “匠之心”,執著于信仰,敬畏于手藝,不懂取巧,不捨放棄,唯恐負於所托,而失于自責。縱觀當前鐵路發展,所行之事離不開民生所向,所推之舉更在圍繞著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也充分彰顯出鐵路部門立足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責任擔當。(台灣網網友:宋文強)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