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1200家網貸平臺退出,剩下的還讓“舉著裸照貸款”不?

2019年01月15日 14:36:00來源:台灣網

  據第一網貸數據顯示,2018年全面反映我國網貸行業規模水準的成交額、基本正常平臺數量、貸款餘額、參與人數等四大指標,同比分別下降50.28%、43.82%、29.74%、8.14%,這是我國自2007年6月份第一家網貸平臺上線以來,11年來首次出現下降。2018年,共計有1200家網貸平臺退出市場。(1月2日《南國早報》)

  第一網貸的這組數據,確實可以説明一些問題:其一,説明整治的力度加大了;其二,説明違法的交易平臺減少了。但是,這雖然是成績,也還是不能高枕無憂,檢驗治理效果的,不僅是網貸平臺減少了,更在於網貸平臺減少之後,那些害人的套路貸還有沒有?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統計分析專委、中國P2P網貸指數課題組負責人胡爾義指出,網貸規模全面下降,野蠻生長得到遏制,網貸行業拐點已經出現,行業可能需要重新定位。實際上,這個時候説“控制了野蠻生長”還為時尚早。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如今的套路貸依然囂張。

  筆者想列舉兩個例子:其一,我家有一位親戚,2018年的時候,在一些網貸平臺貸款2萬多元,如今已經利滾利變成了20多萬元,為了躲避追債,她已經離開了家鄉,到外地隱姓埋名生活去了。

  其二,也是我家的一位親戚,前幾天的時候,接到一個電話,説是可以“利用簡易程式獲得30萬貸款”。由於他做了點小生意,急需用錢,就到對方所説的“中國銀行”去了。結果到了地方才發現是根本不是“中國銀行”而是一家“網貸公司”。我的這位親戚知道網貸的危害,立即放棄了借款訴求。

  這説明一點,雖然“1200家網貸平臺退出”是個好現象,但是網貸平臺的套路危害依然是存在的。從媒體的報道中,我們也是可以找到答案的。有的學生還是辦理“裸照貸款”,有的商人還是會被網貸平臺勒索,有的網貸平臺依然習慣於“讓黑社會幫助討要借款”。

  治理網貸平臺,不能只是滿足於“1200家網貸平臺退出”,而是需要看看網貸平臺的套路是不是還存在?這就需要對目前還在經營的網路貸款平臺,實現強有力約束和監管,最起碼要確保這些平臺不是“高利貸”的屬性,最起碼要確保借貸行為裏沒有黑社會的影子。

  當然,最該思考的還是,到底是什麼將市民逼到了網貸平臺?網貸平臺的醜惡嘴臉大家不是不知道,何以“偏向虎山行”?其中,很大程度在於一些市民的貸款是剛需,而通過正常渠道卻貸不到資金,無法從事農業生産、小額創業。這需要有關部門引導金融部門加大對市民貸款訴求的回應,在正規渠道能解決問題了,誰還走“歪門邪道”?“1200家網貸平臺退出”,也不可高枕無憂,套路貸的終結才是檢驗治理效果的唯一標準。(台灣網網友:郭元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