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權謀讚”類的“注水民意”是執行走樣

2018年11月20日 16:30:00來源:台灣網

  一些部門舉辦評選、考核活動,借助網路投票來擴大市民知曉度和參與度,收集民意。但有的地方相關部門為了完成“民意考核”任務,動用行政權力和種種關係,向中小學校甚至幼兒園攤派任務,通過老師向學生及其家長拉票、求讚、圈粉。(10月30日新華社)

  每項工作都不能閉門造車,需要集思廣益,政府工作亦是如此。以前考核評選主要是內部評價、座談等形式,範圍不夠大,代表性大打折扣。隨著資訊化的逐步發展,評價體系越來越完善,傾聽民意的形式越來越多,民眾也能更及時、更方便地參與進來。發起評價的初衷是好的,民意反映的渠道也拓寬了,但執行下來卻走了樣。這不,廣東某所幼兒園的老師把“點讚”任務安排給家長,作為家庭作業。為了保證“品質”,還需家長截圖發到群裏,以示作業已完成。老師“以權謀讚”如何能測出真實民意呢?

  其實家長也是很無奈,明知道這是虛假、注水的點讚也要“一絲不茍”。個別家長也反映,對於點讚的人和事都不熟悉,就是為了完成老師給攤派的任務,但是即便如此也得“昧著良心”照做,因為自己的孩子作為“人質”掌握在老師手裏,不敢不從啊。之所以把一些行政任務“甩鍋”給學校可能也是摸透了家長“聽老師話”的心理吧。的確,老師在家長群可謂是“一呼百應”,手裏握著一票家長,但是從統計學角度考慮,這就是抽樣不科學,相當於抽樣偏差,結果自然失真。學校也是一臉無奈,畢竟上級下發的任務,即便知道是湊人頭也得對家長“強拉硬拽”。

  金盃銀盃不如百姓的口碑,意識到民意的重要性、開展多渠道的民意蒐集是執政的進步,但是執行走偏不但不能得到真實結果還會讓民眾對這些點讚、投票失去信心,影響政府公信力。壓力傳導給學校使學校老師無法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無形中多了“不相干”壓力。而老師讓家長投票也會讓孩子耳濡目染,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歪嘴和尚把經念歪”,投票、點讚演變成虛假刷票其實是個別部門懶政怠政。政績不是靠光鮮靚麗好看的數據,而是實實在在的工作。“注水民意”是形式主義,終究不能長久。只有把工作做實,給百姓謀福利才能真正讓百姓滿意。而一些必要的宣傳需要民眾投票的也不要一刀切的回避,不能諱疾忌醫,要採取公平工作的態度,廣泛徵得民意,保證抽取數據的科學性,不施壓、不炒作,不權力綁架。對於已經出現的虛假圈粉應該立即“踩剎車”,監管部門及時制止。(台灣網網友:王李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