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去中國化”現敗相,説明瞭啥

2018年11月01日 13:38:00來源:台灣網

  臺灣島內最近的一份民調顯示:近六成的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近九成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達到了近年的新高;這家民調機構認為,這一結果表示民進黨當局的“去中國化”徹底失敗。

  在昨天的國臺辦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馬曉光對此指出:我不對島內具體民調進行評論。但是,我想再次説明,臺灣島內民眾一些政治傾向和認同傾向的變化,至少説明瞭一點,就是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果,我們的對臺政策深入人心,已經使得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認識到,大陸是他們增進利益福祉、實現人生理想的機遇所在、前途所在。所以,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趨勢還會發展。

  民進黨從2016年上臺以來,始終不遺餘力地在全社會各種領域大力推進“去中國化”,但政治挂帥的後果卻是臺灣經濟民生越來越差,臺當局民調滿意指數直線下降,民心也越來越遠。

  “去中國化”現敗相,首先説明瞭民進黨施政不得人心。很多島內媒體頻頻向民進黨當局喊話要重視兩岸關係,只有一個良好的兩岸關係,才能有臺灣民眾的美好未來。但掉進政治利益深坑的民進黨根本聽不進這些主流民意的聲音,他們只關注那一小部分“臺獨”分子的民意,寧願犧牲絕大多數臺灣百姓的利益來成全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把全體臺灣民眾帶上只有他們自己喜歡的“臺獨戰車”,用心何其險惡。

  其次,“去中國化”現敗相説明瞭臺灣民心思變。臺灣從過去的亞洲四小龍之首,到現在經濟民生社會一派頹廢之相,基層民眾苦不堪言,原指望民進黨上臺能帶領他們恢復經濟榮光,卻不料只顧著清算政敵與“去中國化”的臺當局把自己的生活弄得更加糟糕,終令他們徹底失望。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把自己未來的發展重心放在大陸,就是他們希望改變現狀、擁有一個有希望未來的表現。

  此外,“去中國化”的敗相還再次證明了“兩岸一家親”的強韌堅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中華民族一脈相承,同文同種,血濃于水,豈是一些“去中國化”的小動作就能輕易割裂的?歷史早已表明,臺灣的命運繫於祖國大陸,我們的國家受欺負時,臺灣也難逃厄運;我們的國家強盛時,臺灣百姓也就一定擁有好日子。祖國大陸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耀眼成績,也一直在堅持與臺灣同胞共用發展機遇,無論過去多長時間,兩岸是一家人,永遠是誰也否認不了的事實。

  就像有記者提及港珠澳大橋通車時馬曉光回應的那樣:大家容易想到海峽兩岸,期盼什麼時候也能夠架起這樣的橋梁,實現一橋飛架兩岸,天塹變通途。我想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這一天大概也不會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台灣網網友:肖曼)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