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新媒體大陸採訪:期待讓臺胞更好地了解“新大陸”

2018年10月30日 08:41:00來源:台灣網

  10月18日,“海峽兩岸網路新媒體大陸行”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這次活動匯聚了兩岸幾十家媒體的100多名記者,他們將用17天的時間,前往天津、上海、昆山、寧波、廣州、東莞、深圳等地採訪,報道大陸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成就。

  如今,行程已經接近尾聲,我們看到了兩岸媒體採訪者行程涉及到小米科技這樣的高新技術産業公司,還到了北方崑曲劇院、天后宮等地體驗傳統文化,考察了海河生態,走訪了兩岸青創基地等等,行程豐富多彩,接觸大陸社會立體多面,兩岸媒體記者也紛紛用自己的視角發出了大量報道,向我們展示了兩岸同胞在改革開放大潮中的故事,既讓我們了解到了大陸改革40年來的豐碩成果,記者們用短視頻、頭條號、微博、微信、直播、問答、航拍等各種網際網路新技術全方位的立體報道,也讓讀者同他們一起,最深切地感受到這個時代的脈搏。

  由於是兩岸媒體的採訪,我們從報道中看到,活動中有很多關於兩岸的內容:記者們採訪了創業公社臺灣驛站,走訪台灣創業公司,實地了解各地落實臺胞同等待遇情況,還採訪了臺籍教師、在滬就業臺青等臺胞代表性人物,聽他們講述他們在大陸發展的真實經歷,以及走訪早期來大陸落戶,如今深化發展的臺灣代表型企業等,讓我們看到兩岸同胞如何在改革開放的40年裏,大陸人民和臺灣同胞攜手同行,以艱苦奮鬥、敢闖敢幹的精神,共同為祖國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並且在發展中共同取長補短,分享發展的成果。這一切都令兩岸人民更加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更深地感受到兩岸血濃于水的情誼,也共用同為炎黃子孫的光榮。

  兩岸這段共同奮鬥、共同收穫的寶貴路程,通過親身經歷者的講述,通過新媒體記者的報道,一一展示在我們面前,讓讀者感受到,40年來,兩岸走過一條雖然有困難但是仍然光明的道路,當初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在薄弱的底子上不斷付出努力,越過各種障礙,最後取得了如此令人矚目的成就。這其中,有臺胞臺企的功勞,也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精神,這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財富。

  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大陸人民看到這些報道,應該都是感同身受的感動。而對於很多臺灣記者來説,他們看到和接觸到的,並且表達出來的,可能是很多新鮮的視角。兩岸因為特殊原因,長期隔絕,儘管有很多臺胞和臺商很早就到大陸來發展,但兩岸民間大規模的交流應該是從2008年“三通”開始的,而且由於島內綠營媒體對大陸的偏見,很多臺灣民眾看到的是經過“篩選”過後的大陸新聞,往往不能反映大陸的真實情況,他們對大陸的印象還停留在很久以前的印象,因此前幾年才會出現“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這樣的網路段子流行。

  這個段子之所以流行,一方面是代表島內部分人對大陸的誤解,另一方面大陸很多人善意地拿這個“自黑”。因為我們知道,當大陸真正的實力強大了,這些誤解的段子自然會消失。

  我們相信,隨著兩岸交流的增多,新媒體報道的增多,會有越來越多人認識到臺灣問題的真相。兩岸的分歧將通過深入的了解而逐漸消解,兩岸的隔閡會隨著交往的增多而消失,兩岸的分離也一定會在中國人的智慧下解決,因為,無論從歷史、血緣、文化上,兩岸畢竟是一家人,我們説的骨肉同胞血濃于水不是口號,而是基於事實基礎上的對中國人一定能解決自己問題的自信。這些絕不是少數政客和綠營媒體可以抹殺和掩飾的。

  有臺灣記者説,通過這次採訪,發現了“新大陸”,也有臺灣記者表示此次活動為兩岸新媒體交流創造機會,臺灣新媒體也將把收穫帶回臺灣。我們相信,這是隨著網路媒體的發達,兩岸“融合”後的必然結果,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40年,不僅讓中國人在經濟方面迎頭趕上,在社會各個方面不斷進步,也讓我們增強了民族自信心,我們希望臺灣同胞也能早日感受到這一點,增加兩岸共同的向心力。兩岸同胞同宗同文,有著不能割捨的民族感情,我們衷心期待臺灣儘早重回祖國的懷抱,兩岸同胞撫平昔日的創傷,兩岸同胞一起,分享祖國發展的成果,共創美好的明天。(台灣網網友:劉晨)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