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綠皮車:新時代的另一種擔當精神

2018年10月25日 13:54:00來源:台灣網

  對於慢火車,人們總習慣性地稱呼其為“綠皮車”,而隨著中國高鐵的飛速發展,慢火車正在悄然退出中國老百姓的出行生活。如今,“綠皮車”已成為了記錄以前慢時光的一個特殊稱謂,親切中更多的是一種懷舊的情愫。

  焦柳鐵路南段,每天一趟的7266次列車,是高鐵時代下特殊地區少有的慢火車,全程途經大小40站,票價最低1元,20餘年未曾漲價,被當地人稱為“公益小火車”。這樣的一趟慢火車,對於當地百姓來説,其意義卻是無可替代的。它與浪漫和懷舊無關,它是更直接的現實需求,不僅僅是因為它方便了沿途百姓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帶給了人們對於生活更多的期望。

  “精準扶貧”一直備受各界關注和熱議,而“精準”這兩個字更是其精髓和關鍵。地理環境的特殊性,以及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使得我國還有很多“老少邊窮”地區經濟發展遲緩落後。作為國家重要基礎公益設施的中國鐵路,如何在這場扶貧攻堅戰中發揮關鍵作用,更好地助力國家扶貧計劃的實施,這也為新時代中國鐵路的改革發展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在不斷滿足發達城市和地區需求的高速度高品質的同時,還要著力解決一些經濟欠發達、交通不便地區的實際需求,助力這些地區早日脫困脫貧,而慢火車便是鐵路部門對這些地區“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之一。

  在追求快節奏的當下,慢悠悠的綠皮車在很多地區已經尋不見了。穿行在焦柳鐵路南段的這趟慢火車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便捷,更是希望,1元錢的票價彰顯出中國鐵路對貧困地區廣大民眾的關心和關愛。

  慢火車,作為特殊地區的一種特定存在,在一定時間內可能還要繼續存在。有人將這種綠皮車稱作“扶貧車”,不僅是因為票價的低廉,更重要的是其連接起了通往外面世界的道路,讓生活在閉塞區域的百姓得以有更多的機會改變目前的生活現狀。

  讓更多的地區富起來,讓更多的百姓過上幸福地美好生活,是鐵路部門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中擔負起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一直是其改革發展的根本前提,這也奠定了鐵路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多年固有的地位。火車,已經不再只是簡單的基本交通工具,它帶給中國百姓的是更深遠的希望和對未來更美好的憧憬。(台灣網網友:馮健美)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