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民眾只要安居樂業,不要“東廠西廠”的政治鬥爭

2018年10月08日 14:51:00來源:台灣網

  臺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首,曾經是人人稱羨的新興發達經濟體,曾經“臺灣錢淹腳目”,也就在短短不到四分之一世紀之前的臺灣,那個時代的臺灣人自信滿滿精神抖擻,但是今日的臺灣,卻不再如此,臺灣民眾間最常説的“臺灣經濟不景氣,咱們錢要省點用”這句話自上個世紀末“亞洲金融風暴”以來就不曾停止過,過了二十多載依舊是人與人之間最常見的對白。

  臺灣要的是什麼,臺灣看似成功的民主化被所謂的西方政治學界點了許多讚,但在讚的背後臺灣民眾有賺到錢嗎?人民希望的安居樂業賺大錢真的一起來了嗎?所謂的民主與麵包,當看到街頭上游民乞討者年輕化,每逢省錢特賣折扣時為了搶便宜可以露宿街頭搶便宜,便當店一間一間的開再到末端經濟娃娃機臺店的爆量增長,這些直接反映在街頭上的現象,就是臺灣民間經濟不景氣的一大象徵,但是臺當局的執政者知道嗎?

  或許小老百姓的心聲臺當局沒有在聽,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執政兩年多以來,最忙的就是在搞政治鬥爭,透過在“立法院”掌握的絕對多數和臺當局行政部門的龐大資源,一條龍“修法”通過“不當黨産條例”和“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同時成立“不當黨産委員會”和“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來追殺國民黨和修正所謂的正義,首任“不當黨産委員會主委”就由反國民黨不遺餘力的顧立雄擔任,其後又榮升“金管會主委”。更為妙的是“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在風光揭牌後沒多久,“副主委”張天欽在一場內部會議點名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就是轉型正義最惡劣的例子,沒有操作很可惜,並且稱我們本是“南廠”,現在變“西廠”,後來升格變成“東廠”。貴為“副主委”的張天欽“東廠説”,原來民進黨蔡英文成立這些機構美其名要轉型正義和追討不當黨産,但從人事名單和相關言論所有民眾都知道擺明就是在繼續政治鬥爭以鬥垮國民黨和其所以政敵為第一要務。

  民進黨除了東廠“促轉會”外,負責臺灣地區選務和“公投”的“中選會”,卻公佈國民黨“反空污”的聯署書結果有七萬多份“偽造”還稱“犯罪可能性高”,作為一個獨立機關用“犯罪”來影射這件事情,這樣是否妥當呢?

  另外“中選會”拒收由民間人士黃士修發起的“以核養綠公投補件”,發起人和支援團體進行了長期的絕食最終仍舊得不到正面的回應,難道是因為“以核養綠公投聯署”得到馬英九等藍營人士支援所以才不過嗎?“中選會”作為中立的機關,從迄今為止的談話和回應來看,被國民黨“立委”稱之為民進黨的“西廠”,不無原因。

  回顧過去民進黨當局“執政下”的臺灣,臺灣人民比起以往民生經濟是更為苦哈哈,新聞媒體各種報道看到的都是政客們在大玩意識形態的政治鬥爭,“拼經濟”已經成為一種無感的口號而已,因為口頭説要拼經濟但政客們卻依舊在拼自己的政治利益,但不要忘記了政客們的一切權力都來自人民,臺灣民眾現在最需要的不是“拼經濟”的口號,而是真正可以讓人民安居樂業的臺灣,不是要民進黨“東廠西廠”整天政治鬥爭下的臺灣。(作者:羅鼎鈞,臺生,現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