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的中秋我的節】遙想1933年,山海關那個哭泣的月亮

2018年09月25日 09:22:00來源:台灣網

原標題:《臺北故宮,你知道1933年山海關城頭那個哭泣的月亮嗎?》

  中秋節那天,望著一輪明月,另一個月亮從我的心靈深處緩緩地鑽出來。那是1933年山海關城頭、豐子愷先生筆下那個哭泣的月亮。

  1933年1月,山海關城頭戰雲密布。“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已徹底佔據東北。1932年1月日本扶持建立的偽滿洲國把邊界推進到山海關。然而,日本侵略者要的何止是東北,它是要我中華亡國滅種,山海關已成為中日兩國軍隊對抗的前線。

  1933年1月2日,日本關東軍精銳第8師團3000多名士兵在飛機、軍艦、大炮的掩護下,向山海關發起攻擊。當時,駐守山海關的是東北軍第九旅626團1300余名將士。儘管雙方兵力懸殊,東北軍沒有重武器,但是,626團將士抱著以死報國、一洗“九一八”不抵抗恥辱的決心,與日本軍隊反覆衝殺肉博3晝夜,全團陣亡412人,負傷174人,日軍以優勢兵力佔領山海關。山海關失守了,東北通往關內的大門大開,全國人民心痛不已,漫畫家豐子愷先生創作漫畫“關山月”表達了全國人民悲痛的心情,畫面上,“天下第一關”城樓飄著日本國旗,它的上面,月亮流著悲憤的眼淚。

  這個流著悲憤眼淚的月亮,喚起了中國軍人的血性,山海關抵抗戰鬥成為長城抗戰的先聲。它喚起了中國人民的危機意識,“國家滅亡總有復興之日,文物被毀永遠不可復得”。1933年2月6日起,19557箱包括書畫近9000幅、瓷器27000余件、銅器、銅鏡、銅印2600余件及《四庫全書》等各種文獻文物的故宮文物南遷開始了,20名故宮人立下“人在文物在”的誓言,踏上迢迢南遷路。

  這場史上最大規模的文物遷徙路,曲折驚險。漫漫山路上的車隊,滾滾激流中竹排,伴隨著轟炸的硝煙、大自然的白蚊鼠咬,故宮文物終於躲過日本侵略者的魔爪,抗戰勝利後重返南京。然而,國共內戰再起,故宮文物又隨國民黨來到臺灣,才有了這享譽世界的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確實是臺北乃至臺灣一張亮麗的名片,是臺灣傳承中華文化的象徵。人們到臺北,故宮是必去地方。多少人都是帶著一種朝聖的心情,到臺北這個原本文化貧瘠之地探尋中華五千年文化。她也是臺灣人的驕傲,去臺北他們向你推薦的第一個景點總是臺北故宮。

  然而,就這麼一個熱愛中華文化之人的朝聖之地、臺灣人的驕傲之所,現在卻成了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眼裏的沙子。蔡當局新任命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宣示要讓臺北故宮“臺灣化、在地化”,讓所有的人都可以認定這是“臺灣的故宮”,臺北故宮成了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去中國化”的一環。其實,在博物館“去中國化”,蔡英文當局已經在實踐了。位於臺北南海路的臺灣歷史博物館今年7月1日起罕見的閉館整修3年。臺北歷史博物館所藏的青銅器、唐三彩等文物都是當年河南省博物館館藏,同樣是1949年蔣介石帶到臺灣的。現在這些文物被寄存到臺北中研院等單位,三年後這些來自大陸承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文物是否展出、如何展出,已是一個迷。  

  是的,在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修改的歷史教科書中,把中國史歸入東亞史,通過“去中國化”塑造“臺獨”史觀的時候,象徵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臺北故宮,確實是“文化臺獨”的巨大障礙,有她在,時時都在打臉臺當局的歷史教科書,打臉“臺獨”苦心孤詣搞了幾十年的“臺獨史觀”。對媚日的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來説,臺北故宮文物還在時時打日本主子的臉。説起臺北故宮的文物,怎能不説到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不説到東北軍的山海關抗戰、不説到為保護五千年中華文化的故宮文物南遷?

  當年,故宮文物南遷,故宮人心裏想的是“只要文物在,中華文化的根就不會斷,中華民族的精神就不會亡,中國人就不會做亡國奴”。1949年蔣介石將這些文物運到臺灣,他心裏想的是有這些文物在,他就是中華“正朔”。所以,臺北故宮的建築都是中國原素,甚至,他對臺北故城南門、東門的改造也都是舊王朝的皇家風格。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都成了“臺獨”們眼裏的沙子,必欲除之而後快。

  臺北故宮的文物當然與臺灣有連結。這個連結,不僅僅是這些文物在臺北,是臺灣人的驕傲,這個連結更體現在臺灣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一座座宮廟裏,體現在清朝時臺灣的那些狀元進士身上,體現在14年抗日戰爭中5萬台灣青年越海參加祖國的抗戰的大潮中。當年望著山海關城頭哭泣的月亮而哭泣的,何止于大陸人民,它還有心向祖國的臺灣人民。

  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如果真要改造臺北故宮,搬開這個擋住“去中國化”道路的巍峨大山,我想,臺北故宮的上空也會出現一個哭泣的月亮,她為當年日本殖民者在臺灣培養的皇民文化又一次踐踏了中華文化而憤怒悲傷。然而,就像當年日本侵略者不能令有著五千年文化傳承的中國滅亡一樣,“臺獨”們能否定臺北故宮的館藏來自大陸,它們是夏商周以降中華文明的象徵?能否定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你們不能,永遠也不能!(台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