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捷運天橋上的年輕乞丐,蔡英文你知道嗎

2018年06月20日 10:21:00來源:台灣網

  “一府二鹿三艋舺”,這是臺灣發展的順序,從臺南府、中部彰化鹿港到最後的臺北艋舺,艋舺即現今的萬華區,是臺北最早發展的老城區,位於臺北城西南邊上,清朝時期就是泉州人聚集的本營。整個萬華區都以著名的龍山寺為中心向外擴散發展,萬華也可以説是老臺北的一個縮影,歷經清朝、日據時代、光復至今。萬華街龍山寺旁遊民齊聚街頭,他們見證了臺北城的繁華與人生的大起大落,因此只要是外來遊客來到龍山寺周圍參觀旅遊時,一面是繁華的艋舺夜市,道路的另一頭卻是遊民齊聚的艋舺公園,這都是臺北建城100多年以來的一個縮影。

  看似落魄流落街頭的遊民,臺北市政府社工人員都會組織遊民成為當地商圈的導覽員,因為這群遊民最重要的就是需要鼓勵再重新回到社會上來。在經過培訓後不少艋舺公園的遊民叔叔們,憑著自己親歷老臺北艋舺商圈歷史的發展,成為一個受遊客喜愛的導覽員,用他們親身經歷和故事感染來訪的遊客,讓全世界的遊客不再只是吃夜市逛街,更能由他們自身的故事認識艋舺。

  當然,這樣的培訓機制讓遊民重返社會,是個非常人性化和有效的機制。但追根究底還是臺灣的經濟問題,特別是近幾年來流落街頭和乞討者都有年輕化的趨勢。筆者家就住在臺北近區新北市淡水竹圍地區,竹圍站前的天橋上每天去往市區的人潮絡繹不絕。我從高中居住至今也超過十餘年,但是最近一次回到家裏時卻發現一個現象,天橋上出現了一位年輕跛腳的乞討者,這是十多年來第一次看到也是迄今唯一一次,以往臺北的乞討者都只出現在萬華和臺北車站居多,但這次卻出現在臺北市郊的竹圍地區,心中當下反應只有心痛和難過,臺灣真的變窮了嗎?臺灣真的不行了嗎?好多反應在我心中不斷的打轉。

  回首蔡英文執政兩年多來,自稱臺灣經濟達到二十年以來最好的時期,薪資水準也是有史以來最好,各種看似亮麗的數據背後,卻是臺灣經濟不能説的秘密。實際上,臺灣經濟仍舊持續處於低檔狀態,經濟不景氣一喊就超過二十年,過去臺灣經濟奇跡創造亞洲四小龍之首的老本也即將吃完,臺灣年輕人在臺灣看不到未來。在看街頭上出現的年輕乞討者和滿街的娃娃機臺店,每次回到臺灣都只見“小確幸”的能省則省,與老朋友見面時交流的話題都只能感嘆薪資不漲,最後大夥只好無奈的一笑置之,期望能夠在適當的時機到大陸看看闖闖,因為大家心中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夠過更好的日子。

  最後還是要説,請臺灣的執政當局大員們,可以多到社會上多走走多看看,要真正苦民所苦,不要再為選舉而做無謂的鬥爭和內耗了。(作者:羅鼎鈞,臺生,現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