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沒有“天然獨”,只有“人造獨”

2018年04月28日 09:13:00來源:台灣網

  4月25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回答島內有民調顯示“半數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六成認為終將統一”時説,臺灣沒有“天然獨”,只有“人造獨”。

  馬曉光表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我們身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我們精神上堅守著中華文化的根脈。即使是在過去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無數臺灣仁人志士也以鮮血和生命來證明了自己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子孫。因此,沒有什麼“天然獨”,只有“人造獨”。

  的確,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大陸和臺灣從來都是相同的,強調不同點並不會抹殺相同點,而且越強調不同更會體現出相同。有大陸網友感慨説,某次在海外課堂上大家輪流自我介紹,歐美同學分不清大陸跟臺灣的區別,臺灣同學刻意解釋,搞得大家意興闌珊。活動結束後就有同學告訴她,“聽臺灣人講你們之間的區別,比我們美國南方和北方的差距小多了”。

  筆者曾深度訪談過幾對“兩岸婚戀族”,發現在異國他鄉時往往“配對幾率”大增,留學國家的招待會、逢年過節的中華料理聚餐,往往成為青年男女的“脫單聖地”。仔細查究不難發現,旁邊都是講著其他語言的外國人,相同文化背景會成為拉近兩岸青年的催化劑,就有跟四川樂山女孩在一起的臺灣嘉義男孩告訴筆者,“最早征服我的是她做的火鍋,其次才是她的善良和美”。

  中華大地幅員遼闊、多樣性齊全,沿海和內陸、中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差距都很大,臺灣和大陸有所差距並不奇怪。“強調小不同,忘掉大相同,強調成長差異性、忘掉根本一致性”,這正是島內某些深綠人士的寫照。這些人士妄圖將臺灣從中國抽離,在政治上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在歷史文化上不斷進行“去中國化”,同時多番限制兩岸交流和臺灣民眾到大陸工作、學習、生活,做足了割裂兩岸社會的戲碼,但不可能得逞。

  親民黨籍臺中市議員段緯宇稱,臺灣社會的一大弊病就是將“愛臺灣”和“愛臺獨”混淆了。臺灣人愛臺灣,就跟北京人愛北京、四川人愛四川一樣天經地義,這本身就是愛中國的應有之義:如果你連自己的家鄉都不愛,又怎麼愛國家?而且,越愛護臺灣就越知道一定要往統一的道路上走,這跟愛“臺獨”是徹底不相容的。這或許也值得國民黨等泛藍政黨思考,愛臺灣本來是“愛統一”,怎麼會被綠營異化為了“愛臺獨”呢?

  生長于“去中國化”氛圍下的臺灣年輕人熱愛腳下的土地,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但將之異化為“愛臺獨”或者“不愛中國”,這就是非常不應該了。如今執政的民進黨當局,就是將“愛臺灣”等同於“愛臺獨”的那一批人,他們一方面宣稱遵循臺灣人民對臺灣未來的意見,另一方面又主張“臺獨”。當民調顯示臺灣人民認同統一、認同中國人身份,民進黨難道不應當尊從人民的意見嗎?(作者:李東海,四川省臺灣研究中心)

(本文係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