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男子背媽媽看世界”詮釋大寫的“孝”

2018年04月26日 16:10:00來源:台灣網

  4月22日,重慶璧山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現場,如潮的人群裏,一對母子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穿著白色襯衣的兒子,背著紅衣白髮的老母親,他努力讓身子挺得高一點,讓母親能從人群中看到馬拉鬆開幕式的表演(4月24日《重慶晨報》)。

  孝之道,人之常道,自從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孝文化。“孝”字最早出現在33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由上面一個“老”字,下面一個“子”字組成。後來寫時把“老”字的下半部取消了,就是現在的“孝”字。“孝”最基本的寓意是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在上面為孩子遮風擋雨,孩子長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背著父母,這就是“孝”。《詩經》説“父母生我,鞠我,顧我,攜我,長我,育我,欲極之德”,意思説,父母生我養我,出入抱我,一切照顧我,長大些又教育我,父母對我的恩德無以言表。孝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是人性的繼承。今天的小,變為明天的老。只有尊老愛幼,才能和諧傳承。民俗雲“百善孝為先”,“種田得谷,敬老得福”。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必然是具有孝心的人。一個人若無孝心,就可判定他不是一個善良有德的人。孟子還説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説,我對我們老人好,對我們家長輩好,那麼由此,我們還應該帶著這種愛我們家老人之心,去愛別人。

  “一打口號不如一個行動”。孝貴在行動,行孝不能等,我們不能徒有孝心而無孝行。讓我們向重慶男子學習,陪著父母看世界;讓我們在給父母過年包紅包的同時,不忘每月給父母一些零花錢;讓我們把“常回家看看”歌曲設置為手機彩鈴,時時提醒自己常回家看看父母或打個電話問候父母;當父母生病時,務必擠出時間陪老人看病,不能讓高齡老人顫巍巍地擠在醫院掛號、取藥的隊伍中;雙休假日,不妨當一回義工,為孤寡老人獻上一份愛心……各機關事業單位更要認真落實黨委政府優待老年人的政策規定,讓老年人真切地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感動千萬人的漫畫》中寫道“請你緊緊握住他們的手,陪他們慢慢地走……”惟願你我牢記父母之恩澤,不忘“反哺”長輩之行動。(台灣網網友:王紅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