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莫讓“隔空祭祀”褻瀆清明假期的良苦

2018年04月04日 13:29:00來源:台灣網

  清明將至,掃墓祭奠先人是祖輩們留下的傳統,也是親情的延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這種古老的緬懷先人的傳統正面臨挑戰,請人代掃成為新興産業。

  媒體報道,重慶一家陵園推出一項“基礎套餐”的新服務,一杯茶,一對燭,一封信,收費100元,這樣的方式你接受嗎?。(彭拜新聞網4月1日)

  祭祀先人方式有很多種,重慶陵園推出的“基礎套餐”業務也是順應民意,無可非議,但是筆者認為,清明回鄉祭祀先人更是對親情的一種最有效的傳遞,即便無法兌現,請人代掃也可以理解,但是,莫讓所謂的“隔空祭祀”褻瀆清明假期的良苦。

  如果説以前出門在外,因為受制于交通不發達,無法回鄉祭掃,情有可原,但是如今隨著私家車的普及,還有中國鐵路網的逐漸完善,説走就走已經成為活生生的現實,一個簡單的例子,從北京到天津高鐵20分鐘多一點,無錫到蘇州才10分鐘,用分鐘計算的路程如果還説沒時間,工作繁忙,這未免有點蒼白之感,誰都會終將老去,作為子女,作為長輩,站在人性的角度都希望兒孫環繞,享受天倫之樂,儘管老人面對遠在他鄉的子女擁有萬般牽掛,可依然深藏在情感身處,盡可能不給子女添麻煩,可人終究是感情動物,有一種無奈叫“孤獨”,生前得不到子女照顧情有可原,如果百年後得到還是子女遠方的請人“隔空祭祀”真就應驗了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悲哀。

  《勞動法》明文規定,職工享有公休假權利,即使各單位情況不一樣,也可以實時調劑,擠出一點回鄉祭祀的時間總會有的,國家把清明節列為法定假日,依據是什麼?説白了,還是希望這法定的假期能把好的傳統延續下去,如果都選擇“基礎套餐”或者“隔空祭祀”那這個法定假存在有何意義。

  事業忙是不爭的事實,路途遙遠也客觀存在,可筆者認為這些都不是十足的理由,如今的中國,幾乎每座地級以上城市都有高鐵站,最遠的距離也就十多個小時路程,普遍都在三小時生活圈,與其説因為工作忙走不開,不如直白的説是心裏懶惰在作祟,帶上家人,帶著孩子利用清明特有的機會,其實也是給自己後代上了一節生動的傳統課,而且很有必要。“基礎套餐”形式可以接受,但終究不應成為首選。

  歲月匆匆,時光也易逝,不能等到白髮蒼蒼時再感悟自己年輕時的任性,留下空悲切,活著要珍惜和老人的每一寸光陰,儘量不留遺憾,對待逝去的先人也應把情感始終如一去延續,這是美德,無法複製,更不能請人代勞。(台灣網網友:艾慧)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