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民至上”推動民生領域遍地開花

2018年03月18日 15:42:00來源:台灣網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係國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保障網進一步織密扎牢。一項項紮實舉措帶來的歷史性變化,讓億萬百姓共用發展成果,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3月2日經濟日報)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們黨和政府的神聖職責和終極目標,彰顯著一個政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追求,體現著一個國家深切赤誠的為民情懷。

  在過去的2017年,面對民生這道時代考題,我國交出了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再創新高、社保待遇水準穩步提升、經辦管理服務更加便捷的答卷。就業保障關乎百姓“飯碗”,更關乎生活品質的提高,2017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51萬人,同比增加37萬人;社保、醫保關乎群眾的老有所養,病有所醫,2017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超過9億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億人,基本實現了全民醫保。政務服務水準關乎城市發展水準,2017年通過持續深入推進簡政放權、“網際網路+政務”、大數據平臺等措施,使得政務服務效率顯著提高,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諾言已經基本實現。

  滄海滔滔,民生不息。雖然在民生保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也同時要認清,民生工作面廣量大,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也是層出不窮,這就需要統籌好解決眼前問題與長遠問題的關係。既要有急迫感,也要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甘於謀潛績、創實績;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任接著一任做,一張藍圖繪到底;要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謀劃,求真務實,不開空頭支票,説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強烈。然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就能夠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人民至上的最好詮釋。因此,各級領導幹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多解民生之憂,多謀民生之利,帶領廣大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幹,就一定能繪就民生新圖景,開創發展新局面。(台灣網網友:雨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