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鋪就中國復興路
“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從9000多公里增加到2萬5千公里,佔世界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從9.6萬公里增加到13.6萬公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27萬公里,新建民航機場46個,開工重大水利工程122項,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動寬頻網。”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各方關注,其中所公佈的這樣一組數字,更是引來多方解讀。
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國家主席習近平説到:“復興號賓士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我為中國人民迸發出來的創造偉力喝彩!”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網……這樣一張巨大的基建網路,正在中國大地上飛速地延伸與貫穿,它們行進鋪就的速度,無不與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呈現正比增長的態勢。它們是中國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載體,而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的直接構成,正在和時代同步,用高鐵建設為主基調交出一張靚麗答卷。
對比之後,立見高下。從建設運營歷程和時效來看,日本鋪設2325公里的新幹線耗時超過半個多世紀;同樣是高速鐵路建設運營強國的德國,貫通1560公里的城際高鐵也要歷經二十載……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2萬公里歷時14年,已經超過世界其他國家高鐵里程之和。
高鐵建設,跑出中國速度,這不是和某些國家進行“基建競賽”,而是中國人民在走向復興的道路上的“時不我待”。展現在國人眼前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就是改革者的莊嚴承諾,它與中國夢一起,成為引領中國前行的時代號角。這樣的“路線圖”,明確了完成“時間表”——“到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個與之匹配的大國交通體系,已似蛛網密布于華夏大地之間。因此,才有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擲地有聲,才有了“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從9000多公里增加到2萬5千公里”的鋼鐵延伸。
中國高鐵鋪就復興道路,這也是中國發展道路上,諸多宏觀與微觀的真實落腳。具有代表意義的是,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已經加入到了今年的春運大潮,成為改變這場“史上最壯觀的人口遷徙”中的絕對主力。在“復興號”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84%,這樣一張體現國家硬實力的 “亮麗名片”,成為中國走向新時代的顯著標識之一。可以預見,高鐵網的疊加效應,足夠支撐起億萬國人“説走就走”的愜意生活。
高鐵更長,中國更小。這長,是物理距離的蔓延;這小,是心靈感知的走近。中國高鐵建設,從“四縱四橫”路網規劃中,向“八縱八橫”擴容出更大的空間版圖。當年,鄧小平同志在乘坐時速210公里的日本新幹線時曾發出感慨:“我們現在很需要跑。”當下,繼續用奔跑的姿態跑步進入“新時代”,高鐵已讓夢想照進現實。(台灣網網友:賈祺)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