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國網聚】傳統“乘車伴侶”漸失寵折射新時代春運“新”

2018年02月07日 09:06:00來源:台灣網

  2018年春運開啟,火車上到底該吃點啥,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八寶粥?錯!旅客的首選是:速食麵。有網友説:“速食麵最好吃的時刻,是在火車上。每當坐在我身邊的大哥把他的扒雞和啤酒拿出來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藏在座位下的速食麵,該出場了。”(2月2日央視新聞)

  你有多久沒吃速食麵了?很多人恐怕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好久沒吃了,為什麼要吃呢?這個問題可能會讓很多人陷入回憶,有人想起了學生時代,有人憶起了打工歲月,而筆者最深切的記憶就是兒時的春運。

  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裏,將近三分之一的中國人要完成從南到北,從北到南的大遷徙,為的就是歸家那一刻與親人的團聚,共用天倫之樂。從前,速食麵的味道可能是最能代表春運的味道。作為最容易“烹飪”的食品,速食麵雖不是珍饈美味,卻能在乘火車的漫長旅途中挑逗人們枯燥的味蕾,最快地填飽肚子。於是乎,我們無數次一邊用塑膠叉子挑起泡麵,一邊看著包裝紙告訴自己:這是紅燒牛肉、鮮蝦魚板、蔥燒排骨……漫漫長路也變得更加溫馨。

  關於春運,筆者最深的記憶就是那句“花生瓜子兒烤魚片兒,啤酒飲料礦泉水,前面的旅客收一收腿......”有人説,上火車一聞到泡麵的味道,就仿佛聞到了家的味道。“綠皮車”時代,彼此可能因為一碗泡麵的香氣彼此嘮開了家常,速食麵作為“國民食品”、火車出行必備“神器”伴隨了幾代“歸家人”的春運記憶,更豐滿了每年春運大潮中數億人的漫漫歸途。

  現如今,隨著“網際網路+鐵路”的迅速發展,速食麵、火腿腸、榨菜絲、花生米這些傳統“乘車伴侶”已經逐漸失寵,而受寵的“新潮”,比如高鐵外賣,越來越多樣化的餐車食物等正在向我們襲來。有數據顯示,隨著高鐵的普及和高鐵訂餐的推行,春運本應是這些傳統“乘車伴侶”的銷售高峰期,卻在今年春運悄然退場。筆者認為,傳統“乘車伴侶”的購買量越來越少,是因為車內乘坐空間相對較小,春運期間又較為擁擠,速食麵需要開水沖泡,像打翻或碰撞、濺出發生的燙傷意外很難避免,所以也不提倡乘客在車上食用速食麵。過去,火車車速慢、站停多,從前慢火車十幾個小時乃至幾十個小時的車程,到現在高鐵的“當日達”,甚至兩三個小時就到達了目的地,從前人們乘車想到的只是簡單的填飽肚子,到現在高鐵上提供的餐食多樣化,旅客們不僅能吃到各種快餐,還能夠吃到各地各色的傳統小吃,所謂“食在旅途”也不過如此。

  2018年春運,時光的列車載著13億中國人,又到了“回家時間”,千萬中國人乘坐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奔向溫暖的家中。春運的路承載了太多的企盼和希望,回家是幸福的喜悅。2018年春運,乘坐的火車變了,購票的體驗變了,乘車的環境變了,我們看到了新時代下春運的“新”。看似在不經意間,我們對於“老夥計”的需求變少了,但是速食麵帶給我們的春運記憶卻永遠地停留在了我們腦海中那份對家的思念。(台灣網網友:張悅)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