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國網聚】“春運段子”緣何遇冷

2018年02月05日 13:17:00來源:台灣網

  我原以為最令人心碎的話是她對我説,“我們分手吧”或者“我喜歡別人了”。現在才知道我錯了,應該是:‘“沒有,站票都沒有”。

  女:“我們分手吧。”男:“為什麼?”女:“考試考完了,不用你在圖書館搶位置了。”男:“哦,可是我有兩張春運的火車票”。女:“討厭!人家在和你開玩笑呢!”

  ……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類似的“春運段子”會在各大網站、微信、qq、微薄瘋傳,網民們用春運段子來調侃一票難求、埋怨回家難。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紅了多年的“春運段子”今年突然不紅了,很少有人轉發和評論。這是為何?筆者認為:

  積怨得以緩解。春運發送旅客人數逐年攀升,2018年春運發送旅客將達到驚人的29.8億人次,而鐵路預計發送旅客3.9億人次,約佔13%。同為運輸“大戶”,公路、民航每年春運的旅客發送量也不在少數,可是大家可以看到,春運段子的“炮火”集中在鐵路。其實不難理解,鐵路運量大、距離遠、覆蓋面廣、票價便宜等優勢讓很多人選擇鐵路回家。而鐵路統一歸鐵路總公司管理,不像公路、民航有多家公司和單位,“炮火”集中容易量變産生質變。今年鐵路多舉措緩解春運壓力,提升旅客出行品質,讓旅客少了很多抱怨,這是今年春運段子遇冷的主要原因。

  運能得以釋放。供需不平衡是春運難的主要矛盾,擴大運能並最優分配能夠極大緩解春運壓力。西成高鐵、石濟高鐵、渝貴鐵路等一批熱門線路在春運開始前開通運營,很多人不用再擠熱門線路,曲線回家有了更多可能性。除增開臨時客車外,加開的88.5對夜間高鐵列車讓大家享受到“引動賓館”服務的同時回家更方便。東北、西北地區列車陸續南下,南方運力緊張也得到緩解。

  網路得以融入。“網際網路+鐵路”是破解春運難的一大“良方”。自12306網站開通以來,網路購票的比例逐年加大,今年更是達到驚人的80%。一些車站相繼開通刷身份證進站、刷臉進站等快捷進站方式讓大家進站更容易,排隊取票的麻煩省略了。智慧機器人投放到火車站,求助、諮詢等困擾有了耐心的“服務員”。網路訂餐擴大範圍,高鐵上也能享受到不同地區熱騰騰的飯菜。鐵路與共用汽車的合作,打通最後一公里,大家不再擔心下火車無車可坐。

  “啤酒飲料八寶粥,瓜子飲料礦泉水。來,麻煩把腿抬一下。”這句紅極一時的春運段子不再流行,一些網友表示懷念。其實大可不必,春運段子更多的是對鐵路的調侃,是大家為了舒暢心情的一種表達方式。而社會在進步,鐵路在發展,曾經的困擾得以解決,我們應該高興。苦中作樂雖然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樂在其中”享受鐵路發展帶來的幸福豈不美哉!(台灣網網友:朱明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