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國網聚】“全民辦春運”思路值得借鑒

2018年02月01日 14:46:00來源:台灣網

  1月31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18年春運形勢和工作安排。今年春運,交通部將全力增強運輸服務能力,鼓勵並規範順風車、營運車輛城際拼車等新業態、新模式參與春運,充分利用社會運力資源,提高運輸能力。(中新網1月31日)

  “春運難,難於上青天。”這是人們面對春運發出的悲情調侃。的確,這場人類歷史上的大規模“遷徙”,意味著在40多天的時間裏將有近30億人次的人口流動,場面固然恢宏壯觀,但無疑給交通運輸行業造成了巨大壓力。因為客流暴漲,各種運輸方式都要做好承載“重負”的精神準備。尤其是鐵路,雖然運量只佔春運客流總運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卻以安全快捷、價格低廉、受天氣影響小等優勢,頗受百姓青睞,因此一票難求。

  今年春運,交通部門未雨綢繆,提前制定綜合運輸方案,深入挖掘和利用社會資源,積極鼓勵和規範使用“順風車”、營運車輛城際“拼車”等方式,展現了“全民辦春運”的思路和理念,亮點頗多。亮點一是提高運輸能力。各種運輸方式充分挖掘運力潛能,優化運力配置,加強運輸組織,增強有效銜接,並充分發揮社會運力資源作用,多渠道、多路線“回家”成為新模式。亮點二是提高服務水準。客運聯網售票、重點區域路段動態監測和應急保障、引導旅客錯時錯峰出行、高速公路服務區規範運營管理、提高餐飲和維修服務品質、行李托運等,充分改善旅客出行體驗,為春運旅途平添了更多暖意。亮點三是守住安全底線。深入排查和整改安全問題隱患,充分發揮12328服務熱線監督舉報作用,嚴厲打擊倒客、甩客、超載、非法載客等違法違規行為,全力做好雨雪冰凍天氣應急運輸保障等,讓老百姓平平安安回家,過個安全祥和年。

  春運,是人們對思鄉歸情的一種集中演繹。40天近30億人次的大遷徙,是對交通運輸部門的一次“大考”,既考驗著鐵路、民航、公路、水運等全社會的交通能力,也考驗著每名春運參與者對旅途交通的規劃能力。企業包車、順風搭車、自駕摩托、曲線接駁、反向春運,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成功的有益借鑒。積極拓展“全民辦春運”的思路,多種運輸方式合力共為,不拘于形式和方法,才能有望破解“春運難”。畢竟,春運已至,回家才是硬道理。(台灣網網友:趙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