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扶貧先扶志 要多授漁少舍魚

2017年12月15日 15:24:00來源:台灣網

  扶貧攻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貧困群眾的小康夢也不會一蹴而就,這就要求我們把扶貧攻堅的意識根植于腦,就像習總書記所説的那樣:我們對脫貧攻堅要有一種責任感、緊迫感,要帶著感情做這項工作,要真正做到內心嚮往貧困群眾住上新房,穿上新衣,嚮往貧困群眾發家致富,奔上小康,讓扶貧攻堅成為黨員幹部的心中事,心中石。習總書記強調抓扶貧切忌喊大口號,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要一件事一件事做好。扶貧攻堅,更需要我們黨員幹部多一些擔當,多一些辦法,多一些接地氣的思路,用換位思考的方法,來解決群眾遇到的實際困難。

  扶貧要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觀念、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困難的鬥志和勇氣。扶貧先扶志,家貧志不窮。有夢才會追,有志才能起。脫貧攻堅不僅要物質脫貧,更要思想脫貧。扶貧不扶懶,懶人也扶不起來。扶貧要讓貧困群眾提升認識,通過自力更生脫貧,而不是“等靠要”,乃至爭搶“嗟來之食”,也不是政府兜底,大包大攬。

  扶貧要多授漁少舍魚。要多授漁少舍魚就是要扶智,多造血少輸血。扶智就是扶知識、技術、思路,幫助和和指導貧困群眾提升脫貧致富的綜合素質。扶貧不扶智就會知識匱乏、智力不足,出現返貧的風險。群眾是脫貧致富的主體,精準扶貧必須解決“精準脫貧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給政策、給錢、給糧、給豬、給羊。要創新扶貧模式,變“輸血”為“造血”,通過各種途徑把貧困群眾引導到參與産業扶貧,家園建設上來。

  扶貧扶志是脫貧攻堅的一項基礎性的工作,是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培育新民風的根本途徑,通過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方針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脫貧志氣,把“我要脫貧”作為強大的動力,以此鞭策貧困戶在借助外力的同時,還要強化自身內力修為。大力弘揚“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時代精神,引導貧困群眾正確看待貧困,擯棄“等靠要”和消極思想,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鬥志,鼓勵貧困群眾主動學技術、找門路,用自己的雙手摘掉貧困帽,不斷推動脫貧攻堅戰工作取得全面勝利。(台灣網網友:鐘才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